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水位调控方案的探讨-地理学报.PDF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水位调控方案的探讨-地理学报.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水位调控方案的探讨-地理学报

第68 卷第1期 地 理 学 报 Vol.68, No.1 2013 年1 月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Jan., 2013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水位调控方案的探讨 1, 2 1, 2 齐述华 , 廖富强 (1. 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昌 330022; 2.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南昌 330022) 摘要:利用历史水文资料、越冬候鸟分布调查资料及基础地理数据等,从鄱阳湖形态的历史 演变和鄱阳湖越冬候鸟生境保护的角度,探讨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水位调控方案。研究得 到以下结论和建议:(1) 在维持鄱阳湖形态不变的情况下,为有效保护越冬候鸟生境不受水利 枢纽工程水位调控的影响,工程调控水位不宜超过12 m ,但由于低水位运行不利于水利枢纽 工程工程效益的发挥,而高水位运行不利于越冬候鸟栖息地的保护,为调和工程效益和候鸟 保护之间的矛盾,建议实施适当退田还湖,以促进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规划实施;(2) 根据 2 地形、越冬候鸟分布范围、圩堤内居民点分布以及圩堤内土地利用现状,提出了约640 km 实 施退田还湖范围;(3) 以退田还湖为前提,按照 “调枯不调洪”原则,提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 程的水位调控方案,为工程的推进和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鄱阳湖水利枢纽; 退田还湖; 生态移民; 越冬候鸟 1 引言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承纳赣江、抚河、信江、修水、饶河等 “五河”的来水 及清丰山溪、博阳河、漳田河、潼津河等区间来水,通过调蓄后经湖口流入长江,是长江 中下游重要的调蓄湖泊。受东亚季风性气候和湖盆形态的影响,鄱阳湖属吞吐型、季节性 的浅水湖泊, 根据多年水文观测站观测水位,1951-2010 年鄱阳湖星子水文站的年最高水位 平均为17.1 m (黄海高程基准,下同) ,年最低水位平均为6.0 m ,平均水位为11.4 m ,水 位的最大的年变幅达14.15 m ,最小的年变幅7.64 m 。每年4-9 月为丰水期, 水面可以大于 2 2[1] 4000 km ,每年10月至次年3 月为枯水期, 水面小于1000 km ,呈现 “洪水一片水连天, [2] 枯水一线滩无边”的湿地水文景观特征 。 鄱阳湖季节性的涨退水过程造就了大面积的滨湖湿地,湿地分布有高等植物75 科200 余属350 余种,是世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目前鄱阳湖湿地鸟类300 多 种,其中国家I 、II 级保护鸟类53 种,根据世界保护联盟 (IUCN)) 红色名录 (Red List) 的 [3] 估计 ,全球目前大概有3000 只白鹤 (Grus leucogeranus ,又称西伯利亚白鹤) ,几乎所有 [4] 的白鹤都在鄱阳湖区越冬 。因此,鄱阳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栖息服务等功能非 [5] 常显著 ,对维系区域和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鄱阳湖流域和长江流域上游水库群蓄水导致的江湖关系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和全 球气候变化等的共同影响,鄱阳湖湿地近年连续遭遇秋冬极端干旱。针对近年来鄱阳湖秋 冬季连年干旱的现实,为阻止鄱阳湖湿地退化,充分发挥鄱阳湖在渔业、灌溉、水运通 航、血吸虫防治及水电等方面的效益,由江西省政府提出并获得国务院批复的 《鄱阳湖生 收稿日期:2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