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长株潭加快经济融合步伐.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株潭加快经济融合步伐

经济日报/2006 年/9 月/7 日/第008 版 区域经济 长株潭:加快经济融合步伐 王晓雄 刘麟 杨忠文书记急匆匆推门进来的时候,记者一行已经面对暮云镇规划图看了好一会儿。“到工 地上去了,让大家等了。”杨书记一边解释,一边坐到规划图前,指点着给记者讲起来。 这天是 8 月 18 日,地点湖南省长沙市暮云镇。这个有7 万人口的镇,在湖南地图上只是很 小的一个点。但是最近,小镇的知名度一下子提高了。大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它所处的特殊地理 位置。 暮云镇在哪儿?它在长沙市的最南边,扼京广铁路、107 国道、京珠高速,踞湘江之滨。最 重要的是,它处于长沙、株洲、湘潭 3 市所构成三角形的中心点上,距三地都是 18 公里,故有 “融城金三角”的美誉。湖南省加快推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暮云镇这粒“棋子”分 量越来越重,这块土地热度越来越高。这里是“腹地”,“我们的地价已经到了30 万元一亩。”杨 书记说着,把窗外山坡上一片新建住宅指给我们看。“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对我们镇是非常好的发 展机遇,我们要根据暮云新城总体规划,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还要保住原来的生态环境, 建成高尚住宅区。” 杨书记领着我们下去走走。北边,有长沙理工大学新址,以它为依托,发展科技、教育、房 地产业。中部,有占地5000 亩的生态动物园,保留绿水青山,那将是长株潭的“绿心”,是未来 城市群的“肺”。南边,暮云镇工业园已进驻企业80 家,包括3 家世界500 强企业,今年已被批 准为省级工业开发区。 暮云镇只是一扇窗,推开它可以看见一个诱人的长株潭。 水脉连起三座城 湘江北去,到了中下游段,在湖南东北地区向西拐了一个弯,接着又调头向北,自然地画出 一个三角形。历史上就是这条水脉,滋润出一方富庶的土地,哺育出无数杰出的三湘儿女。随着 时间的推移,这一区域慢慢发展成湖南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形成了长沙、株洲、湘潭三座城 市。湘江流经这三个市,都是穿城而过,先到株洲,再过湘潭,后经长沙。它们的距离之近,省 外人想不出来:株洲与湘潭相距10 余公里,而两地到长沙都是40 公里。如果把长沙看成是等腰 三角形的顶角,株洲和湘潭就是它的两个底角。 这是一个典型的城市组团,它的天然布局之绝妙,国内独有,世界少见。先看这3 个市的基 本情况: 长沙,湖南省省会,总人口621 万人,2005 年实现GDP1520 亿元,5 年翻了一番,经济总 量在全省的比重达23.5% ,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9 位。到“十五”末,长沙作为区域中 心城市的作用日益显现,城市化率达到61%,城市人口达到245 万。长沙的另一优势是基本建成 了区域性的文化产业中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形成了一批在 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化产业知名品牌。 株洲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京广、浙赣和湘黔3 条铁路主干线在这里交会,株洲火车 站是全国5 大客货运输特级站之一。株洲既是全国的老工业基地,又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形成了 以冶金、机械、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去年完成GDP520 亿元。我 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台电力机车、第一块硬质合金等 50 多个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相继 在这里诞生。 湘潭的知名度不亚于长沙和株洲。近年,湘潭成为湖南省快速成长的工业城市和长株潭黄金 第1 页 共4 页 增长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五”以来,湘潭实施强工富市、开放带动、科教兴市三大战略, 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进程,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长株潭3 市不仅具有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其科教优势也十分明显。这里聚集了全省90%的 科技人员和80%的科技成果,拥有国防科大、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23 所大学和28 位两院院士。 银河计算机、杂交水稻、耳聋基因、磁悬浮列车等一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然而,这3 个城市在目前我国的行政区划中,各自管辖一些区县。3 市的经济融合形成了向 “三角形”中心发展的向心力,但同时,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又会分散、抵消这种向心力。有的 时候,生产要素的流动受到人为因素制约,与3 地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形势不相适应。 形成经济聚合力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