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板块复习.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语》板块复习

《论语》版块复习 政治:为政以德、克己复礼、知其不可而为之 修身:仁者爱人、君子之风、周而不比 学习与教育:诲人不倦、高山仰止、沂水春风 哲学:中庸之道 为政以德——内容分划 德治 1、2 爱民 3、4、5、6、7、8 正身 9、10、11、12 为政以德(一)——德与礼 “德”与“礼”是孔子治国为政的主要主张。孔子主张从内 在的自我约束规范人,但忽视了刑政、法制的作用。 “德”是对个人的要求,以“仁”为核心。对统治者而言, 应该执行“仁政”,以民为本,富民、爱民、教民,对百姓 不过分压迫剥削;同时也要修炼自身,端正言行,以身作则, 这客观上对百姓有利。 “礼”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制度,孔子提倡以“伦理” 为基础的严格的“等级”制,作为治理国家的规范;二是个 人之“礼”,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个人准则,服从于制 度之“礼”。 为政以德(二)——先富后教 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后 教”。这并不是说“富”比“教”重要,而是在特定语境下 提出的治国先后顺序。 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 “食”留“信”,两者没有矛盾,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 层意思。他主张为政以“德”,就要保证百姓基本生活,满 足物质需求,这是基础,所以提倡“富之”;但他又主张治 国以“礼”,就要重视“教化”,使百姓能遵守“礼”,就 要提倡百姓有一种精神力量,如仁、义、信等。 为政以德(三)——“均” 孔子提出“均无贫”的主张,其实是站在统治者即 “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方法,他主 张遵循封建等级制度,也就是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 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不可能具有平等思想。 这与后来的“均贫富”的含义是不同的,“均贫富” 是站在穷人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 领,要求公平、均匀的分配,这实际含义是在劫富 济贫。 为政以德(四)——政德刑礼 政:法令规范,规定不能做什么 刑:惩戒为实施手段 德、礼: 精神鼓励与引领,以教育熏陶为手段 克己复礼——内容分划 制度之礼:1—8 孝悌之情:9—11 仁与礼:12—13 克己复礼(一)——克己复礼  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是在承认个人有一定自由欲望基础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束自己,达到“礼”所规范的要求。孔子“君君、臣臣”的意思主要还是正名分,定等级,起约束作用;而汉代统治者则发展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宋以后,又将维护统治者的意志强化为“天理”,特别是明代后,更绝对否定了个人的一切愿望需求,实行封建专制统治,这些是片面强调君对臣、父对子的绝对支配。 克己复礼(二)——礼 一是制度之礼。他认为,“礼”(制度)的完善是根本,所以他 推崇理想中的“周礼”。西周面对当时社会纷争(主要是国君、 诸侯的权利争夺),建立以“宗族嫡长继承制”、“等级制” 为核心的“周礼”,来巩固社会秩序。 二是个人之礼。到孔子生活的春秋后期,这种制度受到冲击, 所谓“礼崩乐坏”,所以孔子竭力提倡“克己复礼”。这就 要求个人以“礼”为规范,不违规逾矩。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孔子的这一理论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但 后世统治者借此强化自己的绝对统治,成为了压迫百姓的手段。 克己复礼(三)——孝悌之情 孝,指孝顺父母;悌,指敬爱兄长。孔子认为,“孝悌”是 仁之根本,本立而道生。一个人在家中能孝顺父母,尊敬兄 长,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就不会犯上作乱,就可 以使国家与社会的安定团结得到保证。 孔子认为,要想在父母面前时时表现出和颜悦色是很难的, 也就是说“色难”。在现实生活中,对父母的孝不仅仅表现 在物质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孝”,深层次的精神的孝 是物质所不能代替的;真正的孝心须是发自内心的,像宰我, 即使强迫他守孝三年,也是徒有虚名而非真正的孝。 克己复礼(四)——礼与仁 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 礼以仁为基础,仁以礼来维护,仁是礼指导下的仁, 是以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爱,不是无差别的兼 爱、博爱。 在孔子看来,“礼”,是一种制度、规范,而“仁” 则是“礼”的基础和体现。对统治者来说,要实行 “仁政”;对个人来说,要以“仁”作为处理人际 关系的出发点和准则。 知其不可而为之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对孔子的概括,表现出孔子 坚持理想、坚守原则的执著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 以及济世情怀。这种精神,是儒家积极进取思想的 集中体现。在今天,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提倡的。 对“知其不可而为之”要一分为二分析: 行为的目的:逆潮而上还是为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 斗争策略:保存实力,不做无谓牺牲 仁者爱人——内容分划 仁的含义:1—4 仁的实践:5—11 仁者爱人(一)——忠、恕 忠恕之道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 忠,就是对人尽心竭力,指积极为人,即“己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