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集体备课讲稿.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赤壁赋》集体备课讲稿

《赤壁赋》集体备课讲稿 王秀华 一、教材分析: 《赤壁赋》是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上乘《兰亭集序》后接《游褒禅山记》。这三篇虽都是古代山水游记内散文,但作者却不仅仅停留于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上,而是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个人感情和志趣,真正做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溢满于海”。《赤壁赋》更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学习本文,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重点。因此,在《赤壁赋》的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必修①文言文的学习,对于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已经有了一些直观经验的积累,因此,现阶段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有如下三方面的需要: 1、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2、逐渐将重点转移到“鉴赏”的层面。 3、尝试文言文阅读研究性学习。 三、学习目标: 1、了解“赋”的特征,鉴赏本文的音韵美和意境美。 2、体会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 3、学习赋主客问答这一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 。 4、结合作者处境,体验作者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 5、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 四、学习重难点: 重点: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难点: 1、体会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感情变化,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使用说明:文言文的学习主要是通读课文疏通文意,在掌握古汉语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体会领悟作品的艺术特色及其思想内涵。阅读时边读边勾画书下注释,注意实词通假字特殊句式等。 学法指导:采用诵读法,点拨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写作背景。 2、整体感知课文,梳理各段大意。 3、夯实基础,完成三案。 【重点】:了解作家作品,写作背景。 【难点】:整体感知课文,梳理各段大意。 一、导入: 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一日,天刚蒙蒙亮,一群带着四川口音和北方口音的异乡人在一位气宇不凡但又稍显忧郁的中年男子的带领下,悄悄走进小城黄州,在料峭的春寒中,住进了城东南一所叫做定惠院的小院子。这位男子便是在“乌台诗案”中差点丢掉性命的苏轼。经过一个多月的风餐露宿,苏轼一行终于到达了他的贬谪地——黄州,开始了他近四年的黄州生涯。在这四年里,他创作了66首词、200多首诗、3篇赋、170多篇散文,写了280多封书信。豪放派的代表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脍炙人口的前、后《赤壁赋》都作于此时。诗人政治上的不幸,却成了文学上的大幸。历史,便是如此令人费解。 (或由总结导学案导入) 二、理顺知识: 知识准备 1、苏轼(1037——101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代文学家、书画家他在诗、词、歌、赋、散文、书法、绘画、医药、禅理、哲学、饮食、服饰、金石、园林艺术等方面均有较高的造诣,学识广博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全才之一 诗歌:代表北宋诗的最高成就,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词: 开“豪放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散文:发展了欧阳修平易舒缓的文风,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与“韩愈、柳宗元、 欧阳修、 王安石、 苏洵 、苏辙 、曾巩 ”合称“唐宋八大家”; 书法:自成一家,长于行书、楷书,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又是我国古代楷书的四大流派的开创者之一(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苏轼); 画作:开创了湖州画派 他仕途失意,命运多舛,生活颠沛坎坷这与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激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的废新法的政治主张有莫大的关系有《东坡集》《东坡乐府》传世,谥号“文忠” 关于“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称为“文赋”。著名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