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州赵公救灾记__》.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越州赵公救灾记__》

* -: 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我特意到越地采访,收集到赵公推行的一套办法,很乐意把它详细地记载下来。哪里仅仅是用来宽慰越州人对赵公的思念感激之情,也是使后来有心为民做事的官吏,在不幸遇到灾年的时候,能推行赵公已经试行过的办法,那救灾的章程条例可以不须多长时间就能制定好,那么赵公的恩泽怎么能说是很小并且只影响眼前呢? -: 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来阐明文章主旨的,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是什么呢? 对比。(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 意图: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小结:作者一方面评价了赵公救灾措施的意义,也是赵公匡世济民、推利天下的政治理想,同时是曾巩毕生所追求的民本思想。 -: 第六段 公元丰二年以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致仕,家于衢。其直道正行在于朝廷、岂弟之实在于身者,此不著。著其荒政可师者,以为《越州赵公救灾记》云。 元丰二年,赵公以大学士的身份加封太子少保后退休,安家还乡到衢州。(他)直道而行的风气流行到(当时)朝廷,和乐平易(厚道)的政治实绩,这里不详细记载。写篇可让后人效法的(饥荒)灾年的治理办法,把它命名为《越州赵公救灾记》。 -: 思考:文章结尾交代了写作的缘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既概括地介绍了赵公其他方面的品质、修养,又给读者以思考的余地,具有无尽的余味,是一种很巧妙的写作手法。 -: 全文总结 本文通过一次救灾过程的叙述,为封建时代的一位清官树碑立传,也留下了一份古代荒政时代治政的珍贵资料。 -: 写作特色 1、以史家的笔法有详有略地叙述。 2、在叙事中表现人物品德。 3、恰当运用对比手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北宋]曾巩 -: 作者曾巩 (阅读P116)曾巩(1019—1083),字子固,南丰 (今属江西)人,世称“南丰先生”,北宋文学家。嘉佑二年(1057)进士,任召编校史馆书籍,直至中书舍人,元丰六年卒于江宁府,谥号“文定”。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欧阳修“古文运动”的支持者和参与者。著有《元丰类稿》50卷。 -: 赵公赵抃(biàn) 赵抃(1008~1084) 字阅道,浙江衢州人。景祐元年进士,任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一清如水,长厚清修。他看到人民安居乐业,就高兴地弹琴取乐;他时常用鹤毛的洁白勉励自己不贪污,用鹤头上的红色勉励自己赤心为国。累官至参知政事,以太子少保致仕,卒后谥清献,苏轼曾为之作《赵清献公神道碑》。 解题 越州,州治在今浙江绍兴县。 赵公,任右谏议大夫、资政殿大学士,晚年执越州政务,在越州治绩卓著。特别是在熙宁八年、九年吴越饥疫兼作之际,赵抃在救灾中表现出卓越的见识和吏治才能,在朝野中颇负盛名。《宋史?赵抃传》载:“吴越大饥疫,死者过半。抃尽救荒之术,疗病埋死,而生者以全。下令修城使得食其力。”曾巩曾出任越州通判,也出色地从事过救灾工作。他详录赵抃救灾业绩,以期总结救灾经验,并盛赞赵抃的吏才与吏德,以为后人之鉴。 -: 文章思路 中心事件:救灾 第1部分(1):写灾前准备 第2部分(2、3):写救灾措施 第3部分(4、5):写赵公救灾中的品德和救灾措施的意义。 第4部分(6):交代写作缘由 -: 第一段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 熙宁八年夏天,吴越一带遭遇严重旱灾。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赵公担任越州长官。在百姓未被饥荒所苦之前,就下发文书询问所属各县:遭受灾害的有多少乡,能够养活自己的百姓有多少户,应当由官府供给救济粮的有多少人, -: 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廪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可以雇用民工修筑沟渠堤防的有多少处,仓库里的钱粮可供发放的有多少,可以征募出粮的富户有多少,僧人道士有多余的粮食登记在簿籍上实际存在的有多少,让各县呈文上报知州,并且谨慎地做好救灾准备。 -: 思考:本文的中心事件是救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