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创新者,用硅谷方式打造东方好莱坞.doc

体制内创新者,用硅谷方式打造东方好莱坞.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体制内创新者,用硅谷方式打造东方好莱坞

体制内创新者,用硅谷方式打造东方好莱坞   黎瑞刚再一次站在了聚光灯下。   11月22日,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文广,SMG)的投资者会议在此进行。新上市公司将植入互联网基因,成为颠覆和重塑整个上海文广的出发点中国传媒业最有国际影响力的人物之一、SMG董事长兼总裁黎瑞刚证实了市场热议多时的大动作SMG旗下两家上市公司百视通新媒体(股票代码:600637)和东方明珠(股票代码:600832)宣布合并,新上市公司的目标是成为互联网电视终端第一入口和新型互联网媒体平台。由此,中国将很快诞生首家市值达千亿级的传媒上市公司。   微软Xbox One游戏机和索尼PS4的中国玩家从此成了一家人(百视通和东方明珠分别与它们有合作)。在SMG巨大的平台上,你还将看到迪士尼的动画、华纳兄弟的电影、迪士尼自然电影《诞生在中国》、与梦工厂合资的《功夫熊猫3》等;通过SMG旗下15个电视频道、15个数字电视付费频道,2015年你可以看到音乐选秀《中国梦之声》、崔永元主持的社会话题节目《东方风云汇》、赵薇主演的都市轻笑剧《虎妈猫爸》、改编自路遥小说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等。   面对投资者,44岁的黎瑞刚讲述了自己从1994年研究生毕业,到上海电视台当编导的个人成长经历。20年后的现在,我在这里分享对传媒的思考、驱动变革的时候,媒体环境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全球传统媒体都在艰难地寻求转型我们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   黎瑞刚声称自己的一个驱动力是当年在美国受了刺激,2002年年初他在福克斯新闻网实习,对方关于中国的报道有偏见,他产生民族主义式的信念:让中国媒体骄傲起来,站起来,发出自己的声音,让世界的媒体格式中有中国的地位。   10年后,这份刺激得到了报复式的偿还,黎瑞刚成了国外传媒集团进入中国市场的必经桥梁。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是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CMC)董事长。自2009年景立,CMC做了一系列大手笔的国际合作:接盘默多克的星空传媒,催生出《中国好声音》;与梦工厂合资组建东方梦工厂,并在上海开发梦中心;还与维亚康姆、CNBC、TVB、iMax等都有合作。   他的新同行是BAT们。阿里、百度、腾讯、万达、复星都涌入影视业。对于这些新的冲击气力,黎瑞刚振奋于原来有牌照门槛的传媒行业天花板在被打开,但声称自己有独特上风:跨界、混合,懂得体制内和体制外,懂得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懂得内容和渠道,懂得境内和境外。他对《贸易周刊/中文版》说,在这4个跨度中间,我脑子里有一张蓝图,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里,手上有哪几张牌,现在能打什么牌,下一步能打什么牌。   多重身份的黎瑞刚还将打什么牌?无论是SMG的整体上市,还是CMC的更多布局,他并不掩饰自己的野心。中国可以诞生像阿里巴巴 这样大体量的IPO公司,为什么不可以诞生世界级的媒体娱乐公司?机会一定会有的。对于几代人追求的华人好莱坞,黎瑞刚有机会打上他和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印记。   黎瑞刚喜欢百老汇经典音乐剧《悲惨世界》,尤其是那首激昂、悲壮的《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他每次听了都会热血沸腾、潸然泪下。   2001年,当黎瑞刚作为上海市政府公派的访问学者到哥伦比亚大学进修时,第一次在现场看《悲惨世界》。他买的是10美元学生打折门票。随后十几年,他在国外看了至少12场《悲惨世界》,这不包括他在国内观看的。一个传媒领导者、曾经的官员、后来的PE投资人,竟然被冉阿让道德救赎的故事所触动。黎瑞刚解释说:在法国那个汹涌澎湃的年代,很多东西会跟你内心碰撞,今天当然没有那么多革命,没有那么多血腥的东西,但是你仍然感觉沸腾的时代、沸腾的生活,一个人的命运在这中间跌宕起伏,充满着这种汹涌澎湃,大爱、大恨、悲欢离合、爱恨情愁   身处反映时代脉搏的传媒业,不难理解黎瑞刚的复杂性情。他承认,危机感当然一直有,这个行业充满怀疑,体制、同事、合作伙伴对你的怀疑,到处是不确定性   假如换一种版本,黎瑞刚今天也许是央视北漂的一员,或者是国外传媒集团的中国首代,或者早就离开传媒业去创业了。黎瑞刚在1994年研究生毕业后随即进入上海电视台,从事新闻采编与纪录片编导。1995年,他去北京拍摄吴文光、牟森、张元等地下艺术工作者的纪录片,结识了忙于制作《生活空间》的陈虻。当时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陈虻为总制片)已开播两年,使中国电视新闻面貌为之一新。黎瑞刚很羡慕这支电视先锋队伍,但他终极并没有进入其中。回到上海的黎瑞刚,参与拍摄了上海电视台1996年关于长征60周年的大型纪录片《长征世纪丰碑》。摄制组沿着红军长征的足迹行程4800多公里,作为其中一个导演,黎瑞刚负责四川、陕西、甘肃等后半段的拍摄部分。1997年,上海电视台领导认为上海需要一档类似央视

文档评论(0)

3479912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