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16课《过秦论》课件1(粤教版必修4).pptx

【语文】第16课《过秦论》课件1(粤教版必修4).pptx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第16课《过秦论》课件1(粤教版必修4)

第16课 过秦论 作者简介 贾谊 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 学识渊博,年青时就负有才名,年仅二十岁,就被召为博士。后因提议改革政治,遭权贵嫉妒、毁谤,贬为长沙王太傅,人称贾长沙、贾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不被重用,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 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所著政论《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以及《过秦论》都写得意气风发、雄辩有力,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有赋七篇,以《吊屈原赋》最有名,政论集《新书》十卷,其中著名的政论文有:《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 其文议论风发,挥洒自如,气势磅礴,雄辩有力,感染力极强。 贾谊祠 历史回顾总结 1.春秋战国,群雄争霸,战乱纷争。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分别鼎足而立。) 2.秦国变法兴盛,六国合纵抗秦.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3.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始称帝。 4.陈胜起义,秦朝二世而亡。 为什么? 秦始皇灭六国时间表 秦始皇于公元前230年灭韩; 公元前228年,攻邯郸,6年后灭赵; 公元前225年,决河水灌大梁城,灭魏; 公元前223年,派王翦率军60万灭楚; 公元前222年,灭燕; 公元前221年,灭齐。 写作背景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年,此前历春秋战国、七雄争霸而秦统一天下,到楚汉相争,汉朝建立,五百年战乱破坏,因而西汉初期,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为此,贾谊极力主张施行“仁政”以“安民”,民安方得维持汉王朝统治。   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现实而写。他希望汉统治者能吸取秦灭亡的教训,推行“仁政”以求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即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为了帝王享受而横征暴敛;为了修城造宫而滥征民力;为了钳制思想而焚书坑儒;为了防止人民反抗而实行严酷的刑罚,终于导致农民大起义,秦朝迅速灭亡。 解 题 “过”,名词(过失、过错)作动词(指出…过失、过错);“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 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 《过秦论》全文分为上、中、下三篇,课文是上篇,中篇和下篇分论秦二世、秦三世的过失。 《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本篇课文是上篇,着重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这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这个观点也贯穿在其余两篇之中。 作者总结秦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意在借古讽今,即从反面说明“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而“安之”之策莫大于施行仁义,目的是劝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史论”与“赋”体: 论:古代一种论断事理的文体,包括论政,论史。  史论:以古为鉴,可以知兴亡。 赋:表现手法与文体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基本特征:铺排、渲染、文采、韵节、气势。《阿房宫赋》 给下列的字正音: 腴( ) 轸( ) 镞( ) 笞( ) 恬( ) 藩( ) 瓮( ) 牖( ) 多音字:(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孝公既没( ) 召( )滑 俯首系颈 ( ) 践华为城( ) yú zhěn zú chī tián fān wèng yǒu mò jì shào huà 劲弩( )不及中人( ) 墨翟( )蹑足行伍( ) 将数百之众( )度长絜大( ) 比权量力( )万乘之势( ) 朝同列( )一夫作难( ) jìng zhōng dí háng jiàng duó liàng shèng cháo nàn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拥雍州之地,君臣 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占据 形作名,险要的地势 拥有 表目的 并吞 并吞 窥视 牢固地守卫 并吞 八方荒远之地,此指天下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 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辅佐 代词,指秦孝公 在内 建立 法令 制度 致力于 防守和作战 器械 对外 使动用法 两手相合, 形容毫不费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