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职业卫生和防护.ppt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业卫生和防护

职业卫生与防护;目 录;一、职业卫生;(二)职业病 1、什么叫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职业病的种类 卫生部与劳动保障部印发的《职业病目录》中共列出法定职业病十类115种。 常见的职业病有: 尘肺病 职业中毒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职业性皮肤病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职业性肿瘤 ;职业病的种类; 尘肺病;(2)职业中毒 ①职业中毒的概念 由毒物引起的疾病状态称为中毒。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发生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②常见职业中毒 蓄电池等铅作业 铅中毒 氯气槽罐泄漏    氯气中毒 反应釜\容器清洗  硫化氢中毒 皮鞋???粘合    苯、正己烷中毒 印刷厂       甲醇中毒;急性职业中毒;慢性职业中毒; ③急性中毒的高危人群 肝脏有病时影响毒物在体内解毒,肾脏有病时影响毒物从体内排出,有肝肾疾病的人容易发生中毒。有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人接触到刺激性气体,不但容易发生中毒,而且病情较重。未成年人由于发育不成熟,也容易中毒。妇女在怀孕期对某些毒物敏感。有些患传性缺陷病的人,对某些毒物特别敏感,如患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者,接触溶血性毒物特别敏感。; 3、职业病的特点 (1)病因明确:如职业性苯中毒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 接触苯引起的。法定尘肺(肺尘埃沉着病)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吸入相应的粉尘引起的。 (2)疾病发生与劳动条件密切相关:职业病的发生与生产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数量或强度、作用时间、劳动强度及个人防护等因素密切相关,如急性中毒的发生,多由短期内大量吸人毒物引起;慢性职业中毒,则多由长期吸收较小量的毒物蓄积引起。 (3)群体发病:在同一生产条件下接触某一种有害物质,常有多人同时或先后发生同一种疾病,如煤矿井下工人,无论是同一矿或不同矿,只要井下煤尘浓度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个人防护又不符合要求,皆可见到煤工尘肺(肺尘埃沉着病)。; 3、职业病的特点 (4)临床表现有一定特征:许多生产性有害因素对机体的危害有一定的特征,如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表现为血液碳氧血红蛋白形成,导致缺氧征象;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表现为胆碱酯酶抑制,出现胆碱能神经兴奋的症状和体征;矽肺表现以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胸部X线改变等。 (5)可预防性:职业病的病因明确、能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疾病发生。这些措施包括工艺改革、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密闭化、加强通风及个人防护措施等。; 4、职业病的三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通过采用有效的控制措施,如改革工艺、 改进生产过程、配置完善的防护设施,消除职业性有害因素或将其减少到最低限度,使生产过程达到安全、卫生标准。在一级预防中,做好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监测至关重要。 第二级预防:开展健康监护,早期发现健康损害,及时处理,防止进一步发展。第三级预防,早期发现健康损害,及时防治,防止进一步发展。 第三级预防:对已患职业病者及时诊断治疗,促进康复或防止病情发展。 ; 4、职业病的三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是最主动、最理想的预防,应积极促其实现,但由于难度高,常达不到完全安全、卫生的标准。第二级预防也是较主动的预防,容易实现,可弥补第一级预防的不足。第三级预防虽属被动,但对促进已患职业病者恢复健康有其现实意义。;(三)职业健康体检 1、职业性体检的意义 职业性体检是对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体格检查,职业性体检包括就业前体检和就业后定期体检两类。 ; 1、职业性体检的意义 就业前体检是指职工从事有害作业前(包括调到有 关工种工作前)进行的体格检查,通过体检可以发现职业禁忌症,同时也为今后进行定期体检提供参考比较的基础资料。 就业后定期体检是按一定时间间隔对有害作业职工进行的体检,通过定期体检,可早期发现职业病病人和可疑职业病者(观察对象),从而可进行及时治疗处理。;2、职业健康体检的内容;2、职业健康体检的内容;1、危害因素与职业病是因果关系;2、危害因素浓度(强度)与发病率发病程度密切相关;二、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识别;二、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识别 ;二、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识别;(四)生产工艺中的有害因素 (2)生产性毒物 a. 来源:来自生产中使用与产生的物质。 b. 毒性:指损害生物体的能力 c. 对人体的主要危害: 急性中毒 、 慢性中毒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