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国时期广州的城时尚生活
民国时期广州的城市时尚生活
中山大学历史系 魏晓霞、潘弘斐
[论文摘要]时尚的追求及演绎是民国时期广州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当时的广州市民特别是年轻一代中有一部分热衷于追逐摩登事物。从穿着、打扮到娱乐,样样都试图突显自己的个性,从人们对于时尚的领悟及演化,可以看出这个城市深层的文化内涵和风俗习惯以及它们对人们生活的潜在影响。本文根据《广州民国日报》副刊文章内容,试图还原部分民国时期广州城市时尚生活的面貌,通过这些研究,发掘广州这一城市尚未被人了解的历史魅力。
[关键词] 民国广州 城市生活 时尚潮流
追求各种各样、正经或奇怪的时尚潮流,并非今时之人才有的举动,在古代时候就已经有追潮跟风的爱美青年男女存在,而在近代民国的广州城,从年轻妇女到学校学生,或多或少都会受时尚潮流的影响。一系列反常规行为,既有因为体现城市活力因而得到部分旁人的赞赏,也遭遇过许多保守人士的抨击,这些或赞或弹的评论,常常见诸于当时广州最主要的日报《广州民国日报》的类似于我们今天报纸的副刊版面上。《趣碎》以及《小广州》这些栏目,都是登载匿名市民对于广州或者全国乃至世界各国的社会习俗、新现象的个人意见,当中,自然不缺乏大家对于日新月异的社会服饰时尚的褒贬。本文就将通过这一角度来尝试揭示当时所谓的最流行是一个什么样子。
前言
在民国时期中国的几个大城市如上海、北京、成都等的社会服饰潮流,早有不少人做过研究,其中以上海的研究最多,较为出名的有旅美学者李欧梵的学术性专著《摩登上海》,同样的旅美学者卢汉超著有《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而国内学者罗苏文有多部研究近代上海城市变化的著作。除了上海以外,王笛的《街头文化》一书里则研究了1900年前后60年的成都市民生活以及其影响。另外的,还有一些专著是着眼于研究整个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如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以及最近刚刚出版的《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从各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各地生活琐碎内容,从服饰、饮食、民居婚俗、丧祭娱乐关满屯《天津商界:一个中国城市的社会与经济》(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0年)、大卫·斯特兰德《人力车的北京:二十年代的市民与政治》、史明正《北京的变化:1900-1928年中国首都的结构、公共事业与社会改变》等。日本学者关于中国近代省区和城市研究的主要成果有:编《上海史——巨大都市形成与人们的经营》、《横滨与上海近代都市形成史比较研究》、市野政子《上海平民生活》等90年代陆续各种“老城市”著作如上海文化出版社《老上海丛书》,北京燕山出版社《北京旧闻丛书》《老北京丛书》江苏美术出版社推出“老北京”、“老南京”、“老天津”、“老西安”、“老广州”、“老昆明”、“老杭州”、“老武汉”等老城市史书为城市史研究提供了材料,拓展了研究的道路。等等。
到了1927年前后,广州城内女子们掀起了一股不小的剪发风潮,特别在学校女学生之间。当时报纸上登过这么一则轶事:有一女学生背着父母,叫同学帮自己将辫子剪去,满足了自己的爱美之心。但当她将剪下的头发带回到家时,立刻引来父母的一阵哭嚎,父亲要求“将辫悬于祖先牌位前,并作罪状一纸,贴于其上,以为后世子孙戒”,而作母亲的却认为女儿的头发也像是自己的骨肉一般,“须珍藏之,不能如此暴露”。在这一时期的报纸上,市民讨论关于女子剪发的文章不时可见,除上面所说的,还有议论天津政府禁止女子剪发的讨论,作者对于天津女子的遭遇的同情,反映了当时部分广州市民对于女子剪发潮所持的开明政策;而诸如《当然要剪发》一文作者以讽刺的语气表达了对于女子剪发的不满;《女子剪发之害》也表达了作者认为女子剪发既不方便又浪费金钱的想法;《女子的剪发与剃发》的作者讽刺的认为既然剪发“经济美观”,还不如彻底一点剃发的好。诸如此类的文章,至少反应了当时喜好向报社投稿发表自己一番意见的中年知识分子对于女子剪发的意见,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女性对剪发拥有极大热情,即使有人再三反对,也不能阻止她们爱美之心的追求。
当女孩们都把原来的麻花长辫剪掉了,那么接下来一步要如何将其打扮成时髦的装扮呢?当时所流行的发型,有所谓的“椰壳桩”,顾名思义,即是头发如椰壳一般,短而齐,还要求“攀而且松”。听似没什么新奇的,但是就是这么一种短发,还被当时的时髦女子们发展出多种形式,诸如斜掠钩发式、覆额钩发式、后掠垂叶式、中分平前式、偏掠式、挑发式等等,这些都是根据刘海及两鬓头发的不同样式而起的名字,刘海分开可以有斜掠和后掠,还有只梳到一边再特意弄成一弯钩性,再不然就是垂于额前,还要求要留到快遮住眼睛的长度方才算时髦;两鬓有的弄成一个弯钩形,露出耳朵,有的则像垂叶般自然梳下,遮住耳朵;至于后脑勺,还有所谓后舌式,即将后脑勺中间部分的头发修剪梳理成像垂叶尖朝下的样子。这些各式各样,让人眼花缭乱的发型名字,莫不体现着当时时髦女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