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认识运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丁 认识运动

* 3、为什么说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1、什么是物质? 2、为什么说世界是物质的?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1、运动的基本形式 机械运动:刮风下雨、海陆变迁 物理运动:分子的布朗运动、光的传播 化学运动:物质的化合分解 生命运动: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社会运动:人类社会的变化(原始社会——奴 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结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 斗转星移,海陆变迁 电子饶着原子核运动 铁生锈,事物腐烂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人类社会也是不停运动 结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 自然界是不停运动的 人的认识也是不停运动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无改鬓毛衰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1、运动的含义 运动 机械运动 ≠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离开运动谈物质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如:刻舟求剑 ≠唯一特性 (1)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物质离不开运动)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承认这一点就是在物质观上坚持了辩证法思想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不存在(运动离不开物质) 机械运动的载体-------------宏观物体 化学运动的载体-------原子、离子等 生物运动的载体----------生命有机体 社会运动的载体--------- ---生产方式 思维或精神运动的载体----------人脑 承认这一点就是在运动观上坚持了唯物论思想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 离开物质谈运动 唯心主义 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区别: 含义不同 联系: (1)物质和运动不可分。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2)物质和运动都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反对错误: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 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地球除自转外,还以每秒29.79km的速度绕太阳公转,而太阳又以每秒250km速度绕银河系运动 ◇ 人通过新陈代谢得以生存 ◇人类社会的形态不断更替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静止 ①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②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体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2)特点: (1)含义 (3)意义 事物的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承认相对静止,才能区分事物,并进一步认识事物。 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区别: (2)性质不同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联系: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1)含义不同 反对错误: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静止观点 相对静止 ≠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会怎么样? 欧布里德借钱可以不还?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不可知论 惠施:“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认为,人不仅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 √ ) 芝诺:“飞矢不动!” 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在而不周。复何怪哉?” 只承认静止否认运动会怎样? ----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