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二 第十八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二 第十八讲

中国古代文学二 合肥师范学院 2014年函授 第四编  第七章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第一节 重写实、尚通俗的诗歌思潮 其远源可以追溯到“诗三百”中的“风”诗 其近源则是安史之乱以来写实的诗人,尤其是杜甫 张、王、元、白等人均是此诗歌思潮的中坚.他们一方面向杜甫学习,另一方面自觉向民歌学习 ★新乐府运动 是中唐出现的一次文学运动。“新乐府”是以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在艺术表现上,以平易浅切的语言、自然流畅的意脉来增加诗歌的可读性,包括张籍、王建、元稹、白居易、李绅等人 张籍和王建 张籍和王建是中唐时期较早从事 新乐府创作的诗人,世称“张王乐府”。 张籍的乐府诗取材广泛,以俗言写俗事,然能够深入浅出,也善于刻画人物的心理。王安石称赞其诗“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集》)。《野老歌》、《征妇怨》、《节妇吟》都是比较著名的作品。 王建的乐府诗风格与张籍相近,然取材更为广泛,在通俗浅易之中笔法更细致,显得更含蓄婉曲,心理刻画也更细腻。《水夫谣》、《田家行》、《送衣曲》等都是较好的好作品。他们的诗歌对取向质实通俗的新乐府创作有一定的贡献,对元稹、白居易有着直接的影响。 新乐府运动兴起的背景  1、中唐社会危机日益加深,宦官专权,朋党争斗、藩镇割据,异族入侵,各种矛盾日益尖锐,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统治阶级日益腐化。从而激发了志士仁人的改革热情,文学领域内古文运动和新乐府运动随之而兴。 2、陈子昂、杜甫等人的进步诗歌主张,特别是杜甫即事名篇的乐府诗创作经验,给新乐府运动以直接的启示。 3、大历以来的形式主义诗风,从反面激励新乐府诗人追求风雅比兴。 4、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采取的纳谏态度,也鼓励了新乐府诗人的创作。 “诗魔”白居易 他爱诗如命,既天性早慧, 又刻苦过人;既有理论,又多实践,这种风格,一直到他晚年,都不曾改变。而且愈到晚年,此情愈切。 白居易一生诗作编入《白氏长庆集》,后世虽有散佚,损失不多。他的诗流传至今的有3000多首,堪称唐代诗人之冠。 集有五本: 一本在庐山东林寺经藏院, 一本在苏州南禅寺经藏内; 一本在东都圣善寺钵塔院律库楼; 一本付侄龟郎; 一本付外孙谈阁童 生平 白居易(公元772- 846年),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贞元十六年(800)进士及第,累官校书郎、翰林学士、左拾遗。卒谥“文”,后人又称为“白文公”。一生经历代、德、顺、宪、穆宗五朝。 白居易创作分期 以四十四岁(815) 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一生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⒈前期,“兼济天下”是其主导思想,创作不少讽谕诗。 ⒉后期,“独善其身”是其主导思想,创作了感伤诗、大量闲适诗、杂律诗。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 (1)诗歌应植根于社会的现实生活,要真实地反映社会的现实生活,这是其诗歌理论的核心。 (2)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他提出了诗歌要有“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诗歌对现实的“美刺”作用和社会教化的功能,要求诗歌要干预现实生活。 (3)强调诗歌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主张诗歌的写实性和通俗化。? 正统的儒家诗论是一脉相承的,目的是为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与元九书》),把诗歌看作维护封建统治和封建秩序的有力工具。他在强调内容的真实性时,忽视了艺术的虚构、夸张幻想等浪漫主义手法的积极作用,对屈原、李白这些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及其传统也未予足够重视。他单纯要求形式质直,而忽视艺术美感,也失之片面。 白居易诗歌的内容 1.讽谕诗 以《秦中吟》、《新乐府》为代表。这些作品多反映了民生疾苦,讽刺和批判了现实政治中的各种弊政。这些诗多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主题明确而集中,多一篇咏一事。善于运用外貌描写和心理刻画塑造人物形象,善于运用叙事与议论相结合及对比的手法,大多是直叙其事,体现了通俗质朴的诗风。 3.闲适诗和杂律诗 二类诗数量最多,或是抒写恬静闲适的生活情趣,或是写景抒情、赠答唱和之作。其中有些写景抒情的名篇,如《赋得古原草送别》、《暮江吟》、《钱塘湖春行》等。?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水光滟潋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中唐诗人的唱和之风 中唐诗人间的唱和在贞元年间已显端倪。元稹、白居易相识之后,既有酬唱制作,他们的唱和采用长篇排律和次韵酬答的形式,并在当时广为流传,长庆到开成年间,唱和真正形成高潮,东都洛阳乃唱和重地,而白居易为核心人物。 元和体旧有两个含义, 一是专指由元、白唱和而成的独特诗风; 一个是泛指元和年间各类诗派。 元白唱和的内容广泛,收集在元白各自的《长庆集》中的各类诗作,几乎无不包容。但最有影响、最具魅力的还是他们的新乐府歌辞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