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高中语文 2.5 苏轼词两首(第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VIP

2016-2017学年度高中语文 2.5 苏轼词两首(第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度高中语文 2.5 苏轼词两首(第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5 苏轼词两首(第2课时) 1. 《定风波》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作于元丰五年(1082)谪居黄州时。据《东坡志林》卷一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这首词及小序虽然着力表现了吟啸徐行、任凭雨打的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但实际上,潇潇春雨和料峭春风是使苏轼得了一场病的。但苏轼不提病事,而直写胸襟。 2.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思.指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体会与今义的不同之处(1)千古风流人物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有才学而不拘礼法;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轻浮放荡。(2)回首向来萧瑟处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从来,一向。1)自然景象:气候变化之快。刚才还是风雨交加,现在已是山头斜照了。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 (2)内涵:自然界忽晴忽雨、变化不定;人生亦不定,祸福难晓;政治舞台上的晴雨表也是升沉不定,一如自然界的气候——变幻莫测。 5.如何理解《定风波》下阕“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三句的深刻含意?道出了作者怎样的顿悟和启示? “风雨”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置作者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晴”指的是春风得意的顺境。 顿悟和启示: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 6.下片结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饱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表达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1)人生哲理:自然界的风雨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2)人生态度:句中“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将他置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不管是风吹雨打,还是阳光普照,一旦过去都成了虚无。这反映了苏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也反映了他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 7.《定风波》一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作者通过描写疾风穿林、骤雨打叶,继而雨过天晴,春风料峭,夕阳斜照等景象,营造了一种紧张急促又转向清冷的意境氛围。 8.词中记叙的只是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从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更寄寓了他对自己所遭受的政治打击的愤懑和故作旷达之情。 9.这首词在表达技巧方面有哪些特点? 词人用象征手法,写出在突如其来的政治风雨面前,自己内心的坦荡与气度的从容。从历史和磨难中走来,在穿林竹叶声中吟啸徐行,不避崎岖,走入安宁,走入心灵的坦途,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自己崭新的位置。 10.试分析《定风波》一词中写景与抒情之间的关系。 作者借描写疾风穿林、骤雨打叶、春风料峭、夕阳斜照等清冷景象,通过风雨肆虐的恶劣环境更衬托出坦然面对风雨坎坷的旷达洒脱的情怀,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 11.如何理解《定风波》所抒发的感情? 野外出游,忽然遇雨,一般人都会慌张避雨,而词人却用平静的口气劝导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在风雨中漫步徐行,吟诗长啸,的确是一种不为环境所左右的自得境界。手持竹杖,脚踏草鞋,远比官服车骑来得轻捷、自在,已是“竹杖芒鞋”的装束,谁还会害怕失去什么?“一蓑烟雨任平生”,此时在词人眼中呈现的,已经不是自然界的这场短暂变故,而是人生旅途中的大风雨。这一句,充满艺术的张力,一下拓宽了全词的境界。苏轼一生坎坷,屡经政治风雨洗礼,但是这也磨练了他的顽强意志,面对风雨,不惊恐,不逃避,不哀伤,泰然处之,潇洒从容,这才是苏轼最具魅力的人格光辉。 词的下片写雨过天晴后的心理感受。刚才还是风雨大作,转瞬间,“山头斜照却相迎”,人生的晴雨一如自然界的变化,反复无常,如何面对这样的现实呢?词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他回首走过的风雨历程时,竟达到了一种宠辱偕忘、超乎物外的旷达人生境界。 12.这首词与《念奴娇》“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情基调是否相同?为什么? 不同。前者表现词人豁达、乐观、积极的心境;后者则反映其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 1.下面加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樯橹(qiáng)酹(lèi)吟啸(xiào)羽扇纶巾(guān) B笺注(qiān)赤鼻矶(jī)蓑衣(suō)料峭(qiāo)C.针砭(biǎn)粗糙(cāo)差别(chā)创伤(chuāng)D.战栗(zhàn)炽烈(chì)对称(chèng)万箭攒心(cuá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萧瑟桅杆淘气永葆生机 B已而凭吊纶巾繁冗拖沓C.赤壁风姿樯橹绘声绘色D.故垒酒樽罗网安份守己3.下列语句中加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大江东去(长江)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