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叶洛阳商业——以山陕会馆碑刻资料为中心考察.docVIP

清代中叶洛阳商业——以山陕会馆碑刻资料为中心考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中叶洛阳商业——以山陕会馆碑刻资料为中心考察

清代中叶的洛阳商业 ——以山陕会馆碑刻资料为中心的考察 收稿日期:2003-1-20作者简介:许檀(1953 收稿日期:2003-1-20 作者简介:许檀(1953— ),女,天津市人,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研究员, 历史学院教授。 本文为“明清时期河南商业城镇的个案考察”系列研究之一,目前已完成的个案有《清代河南的商业重 许 檀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天津300071) 内容提要:洛阳商业的兴起约在康熙年间,清代中叶达到鼎盛。它不仅 是河南府的商业中心,也是陕甘地区与中原及南方各省商品流通的重 要通道。嘉道年间汇聚于洛阳的行商、坐贾当有千家,年经营额估计 可达四五百万两。 关键词: 洛阳 潞泽会馆 山陕会馆 捐资 洛阳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东汉、北魏曾为国都;隋、唐两代建都长安,洛阳为陪都,又称东都。它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繁荣的经济都会。此后由于政治地位的丧失,洛阳城市经济明显衰落了。清代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地区间商品流通的扩大,洛阳商业有较大的发展。关于清代洛阳的商业状况,文献记载较少。不过,山陕商人在洛阳修建的两座会馆较完好地保存下来,笔者在20世纪90年代曾前往调查,抄录了一批有关该会馆创建、重修的碑铭。本文主要利用这些碑文资料,镇周口》(载《中国史研究》2003年1期)、《清代河南赊旗镇的商业》、《清代河南的北舞渡镇》(待刊稿)等。 这批碑文主要有:洛阳潞泽会馆乾隆二十一年《关帝庙新建碑文》、乾隆二十四年《建修关帝庙潞泽众商布施碑记》、嘉庆二十年《老税数目志》;山陕会馆道光十五年《东都山陕西会馆碑记》、《捐款碑》(该碑无碑名及年代,全碑开列600余家店铺名号及捐银数目)、道光十八年《东都马市街山陕西众商积金建社碑记》、道光二十六年《襄陵帮捐银叁百两整》碑、咸丰二年《山陕会馆关圣帝君仪仗记》等,以下引用各碑只列碑名。 对清代中叶的洛阳商业进行个案考察。 镇周口》(载《中国史研究》2003年1期)、《清代河南赊旗镇的商业》、《清代河南的北舞渡镇》(待刊稿)等。 这批碑文主要有:洛阳潞泽会馆乾隆二十一年《关帝庙新建碑文》、乾隆二十四年《建修关帝庙潞泽众商布施碑记》、嘉庆二十年《老税数目志》;山陕会馆道光十五年《东都山陕西会馆碑记》、《捐款碑》(该碑无碑名及年代,全碑开列600余家店铺名号及捐银数目)、道光十八年《东都马市街山陕西众商积金建社碑记》、道光二十六年《襄陵帮捐银叁百两整》碑、咸丰二年《山陕会馆关圣帝君仪仗记》等,以下引用各碑只列碑名。 (一)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清代为河南府府治所在,以洛阳县为附郭。乾隆年间,洛阳商业已有较大的发展。据《河南府志》记载,清初洛阳府经历司征收老税银53.913两,牲畜税银52.791两,乾隆年间增收盈余银636两;洛阳县,清初征收的老税银只有3两,到乾隆时新增税银208两,另有盈余银1038两(乾隆《河南府志》卷24)。道光年间的记载称:“东都四达之府,西接崤函,北望太行,为秦晋门户,两省懋迁之畴盖萃于兹”(《东都山陕西会馆碑记》)。 洛阳城南临洛水,北靠邙山,南关之外是该城最繁华的商业区,其中仅马市街就聚有商业店铺数百家(详下)。纸坊街可能是造纸作坊的聚集之所,亦或也有销售外来纸张的店铺汇聚于此。清代山陕两省商人所建会馆即坐落南关外。东关之外是另一商业区,山西商人所建潞泽会馆坐落于此。《洛阳县志》称:“山西东会馆在东郭,山西西会馆在南郭,并祀关帝”(嘉庆《洛阳县志》卷17),指的就是这两座会馆。下面我们分别进行考察。 先看潞泽会馆。该会馆始建于乾隆九年,为山西潞安、泽州二府商人集资共建,位于洛阳城外东南隅,即《县志》所言之东会馆,又称关帝庙。会馆建筑有大殿、后殿、舞楼、钟鼓楼、东西廊房等,[1] 现为洛阳市民俗博物馆。 乾隆二十一年《关帝庙新建碑文》记言:“洛阳城外东南隅之关帝庙,建自潞泽商人崔万珍等,规模宏远,状貌巍峨,极翚飞鸟芽之奇观,穷丹楹刻桷之伟望,捐金输粟,取次成功”。乾隆二十四年《建修关帝庙潞泽众商布施碑记》镌刻了参与集资的商人商号及其捐银数额,从该碑所镌商人姓名远远多于商号名称看,捐资者中行商所占比例可能较大。从大多数商人商号捐资额都有尾数来看,集资采取的主要应是抽厘方式,当然也不排除少数商人商号乃至行业属于认捐。 抽厘或是认捐,从捐资数额可加以区分。认捐一般都是整数,抽厘则即便数额很大多有尾数,如萧立盛捐银2038两、刘玉成捐银624两3钱等等。 从行业分布看,计有绸布商46家、布商38家、杂货商14家、广货商12家、铁货商5家、扪布坊53家、油坊57家,合计225家,共捐银36224两5钱。其中,绸布商捐银27000余两,布商捐银6100余两,绸、布两业合计已占全部捐款的9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