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南通沿海滩涂围垦及开发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南通政府.DOC

南通沿海滩涂围垦及开发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南通政府.DOC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通沿海滩涂围垦及开发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南通政府

南通市“十二五”沿海滩涂围垦及开发利用规划序言 1 一、条件与基础 2 1.滩涂资源概况 2 2.围垦的历史与成效 3 3.存在问题 6 二、指导思想和开发原则 6 1.指导思想 6 2.开发原则 7 3.总体目标 9 三、滩涂匡围空间布局 9 1.布局原则 9 2.布局方案 10 3.匡围工程 11 四、滩涂开发功能定位 12 1.功能定位原则 12 2.总体功能定位 13 3.围区功能定位 14 4.用地类型 18 五、实施步骤 20 1.总体实施步骤 20 2.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 21 六、配套公共设施建设 22 1.水资源供给 22 2.道路建设 23 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24 1.自然保护区保护 24 2.湿地与河口保护 24 3.生物资源保护 25 4.沿海防护林建设 25 5.围垦区块环境保护 25 八、规划保障与实施 26 1.编制完善规划 26 2.加强组织管理 26 3.实施高效开发 27 4.推进投融资 27 5.注重海洋生态 27 6.关注社会民生 28 九、展望与建议 28 序言 南通沿海地区地处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江海交汇点北侧,东临黄海,南濒长江,是我国沿江、沿海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结合部、南北海上交通的重要通道;毗邻经济中心上海,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广大中西部地区重要的出海门户,腹地广阔。2009年6月10日、2010年5月24日国务院先后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随着两大国家级战略的深入推进,南通沿海地区发展将迎来新的重大历史机遇。 南通沿海滩涂面积广阔,后备土地资源丰厚,开发潜力较大。海域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约为全市陆地面积的1.2倍,连陆滩涂和辐射沙洲面积307.25万亩,潮间带滩涂等宽度3~11公里。南通沿海部分滩涂长期处于淤涨过程中,每年淤积的滩涂面积近万亩。南通围垦历史悠久,匡围经验丰富,沿海滩涂围垦是南通增加土地资源的重要途径。加快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政策,对缓解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补充耕地资源不足、拓展长三角产业发展空间、促进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进南通沿海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为促进南通沿海滩涂资源科学开发,明确滩涂围垦利用的目标任务、空间布局、功能定位、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配套公共设施建设等,特制定本规划,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南通滩涂围垦开发的指导性文件。本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 一、条件与基础 (一)滩涂资源概况 南通滨江临海,沿海滩涂资源丰富。根据2008年江苏省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估(国家908专项江苏部分)最新资料,南通市海岸线长210.4公里,沿海滩涂面积307.25万亩,其中潮上带滩涂5.95万亩,潮间带201.3万亩,辐射沙洲100万亩。其中全市淤涨型滩涂岸段176公里,约占海岸线总长的84%,每年向外延伸淤涨10~200米,每年可新增滩涂面积近万亩。丰富的沿海滩涂资源为南通沿海开发提供了充裕的土地后备资源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专栏1:南通市海岸与滩涂 南通沿海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东临黄海、南濒长江,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20°12′~121°55′;南北跨距114.2km,东西跨距158.8km。岸线总体呈ES-WN走向。南通岸外为南黄海辐射状沙脊群南部,近岸滩涂平缓宽阔,滩涂资源丰富。其中老坝港与东灶港之间的海岸处于辐射沙脊内缘,滩涂呈淤涨动态,东灶港与蒿枝港之间的吕四近岸处侵蚀动态,蒿枝港以东岸滩相对稳定。 南通沿海滩涂的冲淤变化主要受辐射沙脊形成发展过程控制。目前辐射沙脊已无大量陆源泥沙供给,沙脊群总体形态也与两大潮波系统辐射形成的潮流动力场格局相适应,其动态主要表现为沙脊群外缘侵蚀,侵蚀泥沙随潮流运动至近岸内缘区淤积,致使南通沿海黄沙洋、烂沙洋、小庙洪水道的尾部岸滩逐年淤涨。由于长江入海泥沙主要向南运动进入浙闽沿海,仅洪季时部分水、沙受涨潮流挟带影响至小庙洪口外,近年来三峡工程建设引起长江入海泥沙量的变化并不影响南通滩涂的淤涨动态。 (二)围垦的历史与成效 1.滩涂围垦开发的历史 南通滩涂围垦开发历史悠久,有史记载始于宋代,从宋代范仲淹修筑范公堤,围海造田,到近代清末著名实业家张謇大面积围海造田种植棉花。回顾近几十年南通沿海滩涂围垦利用历史,南通滩涂围垦大致经历了三个标志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1950年至1994年,滩涂开发主要是发展农牧渔业和盐业生产;第二阶段是1995年到2008年,南通大力实施“海上南通”建设,沿海产业多元化,海水养殖、海洋食品等产业有了突破;第三阶段是2009年至今,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沿海港口建设日新月异,沿海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据记载,南通有近一半的土地是经过围垦滩涂开发形成的。建国以来,全市先后围垦沿海滩涂85.01万亩(见表1)。在“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