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原本玉篇-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DOC

原本玉篇-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DOC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本玉篇-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原本《玉篇》与《说文解字》阜部字释义比较研究 (首发) 龚旭 摘 要 论文以《原本玉篇残卷》和大徐本《说文解字》为基础,参考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和《汉语大字典》,对阜部字进行释义比较研究。文章主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讨论原本《玉篇》和《说文解字》中阜部字的收字情况及义类分析,在此基础上第二部分从阜部字收字及字义变化情况、变化趋势和变化原因三方面入手,窥探阜部字从汉代到南北朝时期的产生消亡情况及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 说文解字;原本《玉篇》;阜部;释义;比较研究 前言 《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有完整体系的文字学专著。许慎分析汉字形体,首创540部来统摄9353个汉字,将意义相近或形体相似的部首编排在一起。《玉篇》是南朝顾野王仿照《说文》体例而编撰的一部字书,共三十卷,分为五百四十二部,收字16917个,是我国第一部楷书字典。在分部立文上,《玉篇》以《说文》540部为基础删除十一部,新增十三部,且次第有别;《说文》部首以字形进行排列,部内字以义进行排列,《玉篇》因隶变等因排列规则不甚明朗。清末于日本发现的《玉篇》残卷基本上保留顾氏《玉篇》原貌。“阜”的甲骨字形像山崖边的石磴形,可表地势或升降等义。“阜”的字义有众多解读:有山崖、土山、阶级类建筑、古人穴居时于侧壁上挖的便于登降的脚窝①等。“阜”的甲骨字形如下: 一、原本《玉篇》与《说文解字》阜部收字及义类分析简况 大徐本《说文》阜部为第五百部,收字92个,另外记录重文9个,新附字2个。原本《玉篇》残卷仅存七卷,其中五卷都有残缺,阜部为第三百五十四部,收字143个。不同于《说文》以小篆为字头,《玉篇》是一本楷书字典;并将重文另立字条,亦不同于《说文》。原本《玉篇》先以“某某反”注音,后引书证释义;大徐本《说文》先释义,后注明六书,末以“某某切”注音。按照两书阜部所收字的义类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自然物象 1、山名 两书中皆有陇、陭、?、隃、?、陚、、?,分别表示陇山、陭氏阪、天?阪(又天?县)、雁门山、?阜、陚丘、丘、?阪。另《说文》中收录?、阠,皆为丘陵名;《玉篇》中收录阮、、、,分别表示五阮关、陵、丘、山。 2、地形种类 两书皆收录阜、陵、?、附、?,均表土山。另《说文》中收录陆、阿、阺、阢、?,分别表示陆地、大陵或曲陵、土山坡、有土的石山等义;《玉篇》中收录、、障、、(此字条出现两次),表示高大的土山、覆石的土山、、平正的土山、小阜等义。 3、地理名物 两书皆收录阞、阪、陂、、、陼、阡,分别作如下解释: 阞:《说文》“地理”,《玉篇》“脉理” 阪:《说文》“坡”“泽障”“山腰小道”,《玉篇》无“坡”义。 陂:“坡”“池塘、湖泊”。 :畅通的沟渠。 :山间不流通的涧水。 陼:水中小洲。 阡:路南北为阡。 另《说文》收录陬、隅、阭、隰、隒、、陪,分别为角落、山水的弯曲边角处(后引申为角落)、石、低湿的地方、山崖、小土块、重叠的土堆义。《玉篇》收录陆、(《说文》籀文陆字)、隥、、遣、陚、阾、隖、、陌(《说文》有其字,但未立词条),表示陆地、道路、山坡、脉理、小土块、小陂、岭、古文岛字、东西方向的小路(泛指道路)。 4、地理位置 两书皆收录阴、阿、陉、隩、隈、际,分别表水的南面或山的北面、山阜弯曲处、山脉中断的地方、水涯深曲处、水流弯曲处、水边③、两墙相接处。另《玉篇》收录 阳(山南水北也),陆(高山之顶),陂(水边),陬(角落),隅(角落),(边,旁),隰(汾水边、旁边), (字书亦隰字),(下),陞(上),(路旁),?(城下道)。 5、地理状貌 (1)光线昏明 两书皆收“阴”字,表“幽暗”义。另《说文》收“阳”字表“高明”义;《玉篇》收录“隌”:“暗也”,“隚”:“明也”。 (2)险阻 两书共同收录限、阻、险、阸(《玉篇》写作)、隔、障,表险要(地带)阻塞、隔障义。另《玉篇》收录防、、、,分别表堵塞、险隘不利行车、塞、阻险义。 (3)狭隘 两书收录陋、陜,分别表示狭隘、简陋与险隘、急。 (4)高峻 两书皆收录陮、隗、阭、陗、陖,表示高峻陡直貌。另《玉篇》收录险、隆,分别表示“高”“中央高”义。 (5)多石重巘 《说文》作、《玉篇》作,表示众石累积貌。另《玉篇》收录 ,意为“重巘”。 (6)隐蔽 《说文》收“隐”,隐蔽、隐藏。《玉篇》收陋、隩、防,分别作隐、藏、遮蔽义。 (7)崎岖倾侧 两书皆收录“”,意为 “敧”,有写作“崎岖”的情况。另《说文》收录“” ,表山倾侧貌。 (8)低小 《玉篇》有“陋”,表“小”。 6、事物性质 (1)危险 两书皆收录隉(《玉篇》写作)、阽、陲,皆表示危险,其中“阽”有“壁危”义。另《玉篇》收录险、隵、?,皆表“危险”义。 (2)坚固 两书均收入“院”字,表“坚固”义。 (3)盛、大等 两书皆收入“阜”字,表“大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