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与传播学-上海戏剧学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播与传播学-上海戏剧学院

表演(戏曲表演)专业 (注:专升本参照本科课程教学大纲,只是学时有所减少) 《戏曲基本功》(男)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Q1106 英文译名:Traditional Opera Training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含方向)和年级:戏曲表演专业一、二、三年级 学时与学分:360学时,14学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演艺界有句行话叫“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基本功训练,是演员从艺过程中提高技艺,保持良好状态、维持舞台生命的必修课程。要求勤学苦练、持之以恒。 要求:熟练跟头技巧,保持良好状态,加工训练剧目排练需要的新技巧、新项目,完成每个学期的排练演出任务。 二、教学内容 第一学期 1、腿功软度、力度练习、弹跳、暴发力训练 2、腿功技巧训练。飞脚、扫堂、旋子。 3、毯子功基础项目训练。拿顶、虎跳、踺子、跺子。 4、单跟训练 第二学期 1、毯子功、腿功常规训练。 2、单项技巧挂串练习 3、长跟斗训练、小翻挂跟斗训练 4、长跟斗挂串训练 第三学期 1、保持常规练习。 2、结合剧目教学排练,组织特定项目训练。 3、软毯子功训练、高台下桌跟斗训练 第四学期 1、同第三学期。 2、特色跟斗训练。 第五学期 1、同第四学期。 2、对部分基础条件好的学生进行高难动作训练。转体360、云里翻、云里前扑、云里加官、砸险、九毛、“三层楼”砸险。 第六学期 同第五学期 第七学期 1、巩固熟练技巧,不断提高质量、能力。 2、配合演出,进行舞台实践。 第八学期 复习迎考 三.教学方法 以集体训练为主,个别指导加工。 2. 抄把训练与抄把保护相结合。 四.考核方式 面试。总评成绩中,平时占30%,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40%。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戏曲跟斗练习方法》古峰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年版 参考书目:无 《戏曲发声》课程教学大纲 1. 课程代码:Q1107 2. 英文译名:Vocal Training 3.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4. 适用专业(含方向)和年级:戏曲表演专业一、二年级 5. 学时与学分:72学时,2学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1、使戏曲学生了解科学发声原理,科学地认识戏曲发声与科学发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实践体会科学发声,根据不同行当、不同派别进行授课,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自身嗓音条件和发声方法,以便更好更科学地演唱戏曲。 基本要求:第一学期要求懂得科学发声的原理,能辨别戏曲发声与科学发声的异同点。在懂得科学发声原理的基础上,实践体会运用气息发声,逐步做到横膈膜控制呼吸,形成正确而稳定的喉头位置、打开牙关、放平舌面、使声源体(喉头、声带)的运用与呼吸器官的运动密切配合。第二学期要求,通过不通母音、不同发声曲目,在演唱高、中、低、强、弱等不同音符时,都能产生理想的声音效果,能够充分了解本行当演唱特点,结合所学习的发声方法自如地运用到戏曲演唱中。 二、教学内容 第一学期1、讲述科学发声原理,各机能协调运作原理,理解戏曲发声与科学发声的异同点。 2、进行发声练习(包括呼吸练习、母音练习、跳音练习、连音练习、琶音练习) 3、根据不同行当、不同派别特点进行练声,解决学生戏曲演唱中的发声问题。 第二学期 1、讲述科学发声原理,各机能协调运作原理,结合简单练声从实践体会科学发声方法。 2、进行发声训练,练声难度、力度加大,体会呼吸、喉头、声带及共鸣器官密切配合。 3、根据不同行当、不同派别特点进行练声,解决学生戏曲演唱中的发声问题。 三、教学方法 运用一边讲述一边实践的教学方法。利用钢琴给学生进行发声训练,在练声过程中使学生充分理解科学发声方法。结合学生的剧目演唱,从中发现演唱中存在的发声问题并解决。 四、考核方式 采用教学内容汇报方式进行考核。平时占30%,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40%。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音乐强化训练》余开基 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1996年版 参考书目:《京剧唱腔研究》 武俊达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5年版 《中国戏曲史》课程教学大纲 1、课程代码:X1204 2、英文译名:Histor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Theatre 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4、适用专业(含方向)和年级:戏曲学院各系,一、二年级 5、学时与学分: 36学时,2学分 一、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着重研究中国传统戏的起源、发展、独有的艺术形态以及传统的戏剧理论。。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插图本中国戏曲史》 叶长海 张福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年 参考书目:《宋元戏曲史》,王国维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 《中国戏剧通史》张庚 郭汉城主编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0年 《中国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