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铭传生技通讯-铭传大学.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铭传生技通讯-铭传大学

*銘傳生技通訊 (Ming-Chuan Biotech Communication)* 第2期 (9-1-2008) 校園新鮮事: 學校97學年度各單位工讀生錄用時需有1 / 3名額為中低收入戶學生,其餘非中低收入戶學生之錄用繳附村里長以上單位之清寒證明。銘傳再獲教學卓越計畫得五千四百五十萬獎助本校資訊網路處通過ISO27001資訊安全認證。97學年度第1期學雜費由學校於8月中旬統一寄發,9月2日截止繳款,若仍未繳款,不得辦理加退選。97/09/06星期六下午4:0北投御の湯集合(台北市北投區行義路300巷346號),行程為七彩步道健行、泡湯及卡啦OK。有興趣校友請於8月31日前完成報名報名請洽台北市銘傳校友分會副總幹事蔡佳吟0921896802/chiayin612@)。 系上動態: 本系獲准進入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期通過並獲「華盛頓協定」會員國承認德州大學(University of Texas)研究人員發現錯誤摺疊的蛋白質(misfolded proteins)在產生過程會消耗大量的成本,因此在演化上,細胞會盡量避免這些錯誤發生。這些摺疊錯誤的蛋白會在一些生命週期較長的細胞累積,例如:神經細胞,進而造成神經退化性疾病Cell, Vol 134, 341-352, 25 July 2008) 不少台灣猛禽雌雄莫辨,台北市立動物園與台大動物科學技術系合作,運用「逢機增幅多態性DNA」(RAPD)技術,採用大冠鷲等猛禽血液或羽毛來增幅含有DNA的細胞,開發雌雄鑑別分子標記,只要一小時即可判別公母,研究結果近期將向全球申請專利並發表論文。.tw/information_detail.aspx?dno=31202ito=87item=Cell.2008.07.041) 生技軼聞: 全球第一樁複製寵物狗,日前由南韓「RNL Bio」生物科技公司成功複製,替美國加州一名婦女再造她死去的牛頭犬這次複製狗是由國立首爾大學教授李柄千領導的團隊與「RNL Bio」生技公司合作,利用母犬冰存的耳組織成功進行複製。李柄千的團隊曾在二○○五年時以非商業方式複製全球第一隻雄性複製的阿富汗獵犬「史皮」。小丑魚 (Anemonefishes) 有著靈巧的體態及鮮艷的體色,外形討喜,極具觀賞價值,是海水觀賞魚市場的重要主角之一,具有相當高的經濟價值。但是獵捕者通常以氫酸鉀將牠們毒昏後再撈捕,因而造成海洋生態危機;台東縣的水產試驗所研發人工繁殖小丑魚,除了具環保效果外,估計年產值可達兩千餘萬元,讓產業與環保雙贏。.tw/information_detail.aspx?dno=31206ito=87item=舊金山加州大學教授詹裕農和葉公杼惟一的一對華裔美國科學院院士夫婦。1995年,妻子葉公杼(Lily Yeh Jan)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但因丈夫未獲提名而婉拒,美國科學院特地為她保留一年資格。次年,詹裕農(Yuh-Nung Jan)也獲得提名,夫婦倆遂雙雙成為美國科學院院士。詹裕農和葉公杼在鉀子通道的研究工作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離子通道的研究者,遺憾的是,獲獎名單中沒有他們。詹裕農和葉公杼都是台灣大學物理系的畢業生。受到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李政道和楊振以及著名實驗物理學家吳健雄的影響,物理而葉公杼選擇物理還有一層原因,她在念女中時,一位同學的哥哥說,大學中的物理系和電系不合女生,她聽了很不服。1968年,葉公杼畢業,詹裕農服完了一年兵役,他們同時被加州理工學院錄取。 1970年,對生物學產生興趣的他們雙雙轉到1969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生物系教授戴爾布魯克(Max Delbruck)門下。戴爾布魯克早期也是物理的,對半路出家的這對年輕人給予了很大支持。物理系的指導教授曾問葉公杼:為什轉系?她回答說我的年齡對物理學而言太老了。詹裕農也提到,另一個原因是,很多高能物理的理論學家在碩、博士期間就已有重大貢獻,而他們覺得自己已經24、25歲,若要再花很多時間修習物理,可能比較沒有機會做出特別的成果。1974年,拿到博士學位,夫婦倆生物系另一位物理出身的著名教授班瑟(Seymour Benzer)實驗室進行博士研究。1977年,夫婦倆到哈佛大學醫學院庫夫勒(Stephen Kuffler)教授實驗室繼續從事博士研究。他們一路由西海岸的加州車到東海岸的波士頓,車上帶著的除了剛出生的女兒之外,還有實驗材料:各各樣的突變果蠅和培養皿。在學術生涯中,夫婦倆。 1979年,他們同時被舊金山加州大學聘為助理教授。 1983年,同時晉升為副教授。 1984年,同時被著名的霍華德休斯醫學聘為研究員。 1985年,同時晉升為教授。 1998年,同時當選為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年年初,又同時獲得了生物物理學會頒發的Cole獎。1986年,他們搶在其他實驗室之前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