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思迪阅读理解讲座.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博思迪阅读理解讲座

记叙文阅读理解专题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虽然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但常常借助议论、抒情、说明来开拓意境,深化主题。很多是各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课本中的小说、散文、童话、 寓言、新闻、通讯、报告文学、 游记、人物传记、回忆录等, 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什么是记叙文 为什 么呢? 这是 什么? 记叙 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 达方式。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描写 是对人物的外形、动作、事物的性质、形态 和景物的状貌,变化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 抒情 是作者通过作品中心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 文字表露,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即直 抒胸臆。间接抒情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流露出爱憎感情。 说明 是用简明的语言、客观而准确地解 说事物或阐述说事理的一种表达方式。 议论 根据作品写出自己的见解或道理。 一、记叙文常用的表达方式 1、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桠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 2、相比之下,孟子的言论比孔子的言论更值得我们来学习啊! 3、雪花是一种美丽的结晶体,它在飘落过程中成团攀联在一起,就形成雪片。单个雪花的大小通常在0.05——4.6毫米之间。 5、她真的是天底下最好的妈妈! 4、今天我们全家人在爸爸的号召下一起出动准备去爬南山。 描写 说明 议论 记叙 抒情 1、稀有几片早落的黄叶,在风中或上或下或左或右,低低地打着旋。 5、眼前的这个精致的玩具大约有2厘米长。 3、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了屋,不一会他出来了背着一个小孩,显然是他的弟弟,看上去腿有残疾。 2、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自有它的价值。生活是实在的,真实的生活有快乐,也一定有磨难。 5、我爱我家乡的四季,爱春的娇艳无比,爱夏的活力四射,爱秋的静谧悠远,爱冬的洁白无瑕! 描写 说明 记叙 议论 抒情 二、记叙文的分类 侧重写人的记叙文,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为主。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 侧重记事的记叙文,以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为重点。如《巨人的花园》 侧重绘景的记叙文,以描绘景物、寄托情怀为主。如《长城》 侧重状物的记叙文,以状物为主,借象征抒怀。《母鸡》 三、记叙文的六要素 记叙文一般都具备六要素,但有的记叙文,如果其中某些要素是读者熟知的,或者某些要素不交代不影响表达效果,是可以省略的 。 人物 时间 地点 起因 经过 结果 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 第一人称:以“我、我们”的角度展开叙述,便于直抒胸臆,增加文章的真实感亲切感。 第三人称:用“他、他们”的旁观者身份叙述,不受时空限制,能从更多方面自由叙述。 第二人称:用“你、你们”直接 与读者交流。一般多是出现在第一人 称和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是 站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 便于直接胸臆,增加文章的亲切感。 四、记叙文的人称 五、记叙文的线索 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脉落,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把所有材料联结成一个有机体。 线索类型: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 判 断 方 法: 看本质(贯穿全文,串联材料) 看题目 看反复(文章中反复出现的人、事、物以及表人物情感和时空的词) 看抒情议论句 六、记叙顺序和文章顺序 记 叙 的 顺 序 文 章 顺 序 顺叙( A-B-C-D): 使文章层次井然有序,脉络分明 倒叙(D-A-B-C): 造成悬念,引发读者阅读兴趣,使读者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留下深刻印象。 插叙(B-A-B): 基本作用是补充说明,使读者更好的了解故事情节,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拓展丰富主要内容。 逻辑顺序 空间顺序 时间顺序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七、记叙文的题目 1、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 或中心依据) 2、品味题 目的含义 (1)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 (4)作者情感 (1)内容上 (2)主题上 (3)线索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