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繁简用字观念到汉字形义特色之探索.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繁简用字观念到汉字形义特色之探索

世界漢字學會第四届年會“表意文字體系與漢字學科建設” 2016 年6 月24 ~28 日(韓國釜山慶星大學 韓國漢字研究所) 從繁簡用字觀念到漢字形義特色之探索 臺灣‧中央大學中文系‧李淑萍 【提要】 臺灣海峽兩岸習用的漢字型態繁簡不同,在1956 年大陸 《漢字簡化方案》正式公布以來,至 今已六十年。我們注意到,在漢字簡化的過程中,漢字的工具性強化,講究書寫便捷,而對於承 載中華傳統文化與先民創制文字的原始思維的功能卻日趨淡化。尤其是,當漢字變成一種單純的 線條符號之後,向來所標榜的漢字是一種形音義密合的文字特質,將變得名實無法相符。後人在 學習漢字的同時,在也無法從字形中去了解形義之間的密切關聯,無法從漢字中去體會一運深厚 的文化內涵。本文撰作之動機在於針對問卷調查結果中,大學校園中學生對繁簡用字觀念的趨 向,進一步說明形義相合的古漢字特質。 壹 .前言 臺海兩岸的用字不同,每隔一段時間總要被拿出來討論一番。討論者往往因其所持立場不 同,而予以正向肯定或負面批駁。如今,海峽兩岸交流越來越頻繁,根據統計,自從2008 年兩岸 政府開放大陸觀光客赴台灣旅遊 ,截至2014 年止,已突破300 萬人次。這段期間,為了爭取商 機,在部分觀光景區有些商家將一些招牌改以簡化字呈現 ,有的還更改本土的美食名稱,以招攬 陸客青睞 ,此舉引發社會的討論 。有鑑於此,筆者趁教學之便,在2014-2015 年間,針對任教的大 學生做一次簡單的問卷調查,想進一步了解在大學校園中學生如何看待此一問題。本次調查的對 象大部分為臺灣本地生,還包括少數來臺短期交換的大陸籍學生及香港、澳門、馬來西亞等地的 僑生。這不是一次講究數據的定量調查,而是想利用質性問答中,藉以呈顯目前大學生對於繁簡 漢字的用字心態與想法,進而突顯古漢字背後所隱含的文化底蘊 ,最終強化現代年輕人對傳統漢 字的了解與認識。 貳 .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調查對象 本次接受調查 、填寫意見的對象為筆者授課班級中的大學生,總共401 人,其中有八成九為臺 灣本地生,其餘一成一為外籍生。接受問卷調查的學生就學年級分布,包括大一到大四,其中大 一生佔45.9% ,大二生佔13.6% ,大三生佔13.4% ,大四生佔27.1% 。其中外籍生部分 ,包括有來臺 短期交換的大陸籍學生(32)及香港(4) 、馬來西亞(4) 、泰國(2) 、越南(1) 、緬甸(1) 、美國(2)等地的僑 生。外籍生的成員多元 ,不限於來自中國大陸的學生,這將影響到後面有關繁簡用字觀念的結 果。 世界漢字學會第四届年會“表意文字體系與漢字學科建設” 2016 年6 月24 ~28 日(韓國釜山慶星大學 韓國漢字研究所) 受訪的外籍生中,以來自中國大陸為主,佔外籍生近七成的比例。陸生來源以沿海省分為大宗 , 包括有廣東(17) 、浙江(4) 、福建(3) 、四川(2) 、貴州(2) 、河南(2)及未註明省分(2) ,共計32 人。 二、問卷內容及分析 本次問卷分成本地生與外籍生兩種版本,特別是針對來自不同地域的學生對於傳統漢字(正 1 體字 、標準字、繁體字)與簡化漢字的識字程度進行調查。亦即台灣本地生對簡化漢字的識讀能 力與外籍生對傳統漢字的識讀能力均作初步統計。 (一)大學生對漢字簡化歷史的了解 受訪大學生中對於1935 年國民政府曾公布一批簡體字的歷史,表示知道者共有92 人,佔全部 人數23% ;不知道者共有309 人,佔全部人數77% 。意味著現在大學生普遍對於早期國民政府曾頒 布簡體漢字的歷史並不清楚。 (二 )大學生的閱讀習慣及識讀繁簡字的能力 1 有關兩岸對繁簡字體各有不同的名稱,如未簡化之前的傳統漢字,臺灣官方稱為「正體字」或「標準 字」 ,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的分類,簡化字和未被簡化的漢字稱作 「規範漢字」。「繁體字」則 是中國大陸對傳統漢字字體的稱呼 ,乃相較於簡化漢字而立稱,在香港、澳門等地區也較常使用「簡 體字」此一名稱。然在臺灣的教學場域中我們會指導學生不應用「繁體字」一詞。惟本文不在此一名 稱上多作辨析,行文中或逕稱繁體字,僅是便於指稱相對於簡化字的傳統漢字而已。特此說明。 世界漢字學會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