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人民版宋明理学.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必修三人民版宋明理学

第3课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宋明理学的发展过程怎样? ☆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相比,出现了哪些变化? ☆你怎样看待这种变化?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课标要求 第3课 宋明理学 代表人物:孔子 代表人物:孟子、荀子 推行法家,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 应运而生 蔚然大宗 春秋 正统思想 遭到打击 西汉武帝 秦朝 战国 魏晋至隋唐 面临挑战 宋明 ? 宋明理学:儒学的复兴和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 理学产生于北宋时期,是一种继承孔孟之道,以儒学为主体,并吸收、改造佛、道思想,探讨宇宙本原与人生命运关系的新儒学。 概念解读 一、理学形成的背景 (一)自东汉末年以来,儒学陷入困境 1. 外因: 2. 内因: 据材料回答,曹操在选拔人才方面对待儒学是什么态度? 这说明什么? 态度:重才轻德,轻视儒学 说明:儒学无法解决现实问题 时代背景: 材料一 若文俗之吏,才高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议者或以军吏虽有功能(功绩才能),德行不足堪任郡国之选……未闻无能之人,不斗之士,并受禄赏,而可以立功兴国者也。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 ——曹操《举贤勿拘品行令》 东汉末年战乱、动荡 材料二 (魏晋名士之一的)刘伶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字,屋室为挥衣,诸君何为入我裈(kūn裤子)中!” 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 ——《世说新语.任诞》 魏晋名士对儒学的态度如何? 魏晋是一个动乱的年代,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新兴门阀士夫阶层,同时其人格思想行为又极为自信风流萧散、不滞于物、不拘礼节。士人们多独立特行,又颇喜雅集。正是在这个时代,士夫们创造了影响后世的文人书法标杆,奉献了令人模范景仰的书圣。 材料三 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梁武帝,三次舍身入寺院为僧。 素怀“隐逸”之志的葛洪,曾在东晋供职近14年之久,在其屡次入仕失败后,才开始著述修道。南朝道教著名人物陶弘景也是在官场不得意的情况下入道的。东晋时道教日盛,不仅有皇帝、大臣信奉,下层民众中也拥有众多的信徒。 请问:材料反映了魏晋时期什么现象? 一、理学形成的背景 (一)自东汉末年以来,儒学陷入困境 1. 外因: 2. 内因: 由于社会动乱,佛教、道教盛行,冲击儒学的正统地位。 儒学自身的理论困境。 教(学)派 主要思想 目标 佛教 因果报应、 生死轮回 来世幸福 或超脱轮回 道教 自然无为、 返璞归真 现世永生、 长生不老, 修炼成仙 儒学(理学产 生之前的儒学) 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 在现实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佛道儒三家思想比较 儒学不是宗教信仰, 只是一种思想。 儒学需要将自身哲学化。 一、理学形成的背景 (一)自东汉末年以来,儒学陷入困境 1. 外因: 2. 内因: 由于社会动乱,佛教、道教盛行,冲击儒学的正统地位。 儒学自身的理论困境。 (二)理学形成条件 (必然性) (可能性) (2011·广东文综·14)“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一、理学形成的背景 (一)自东汉末年以来,儒学陷入困境 1. 外因: 2. 内因: 由于社会动乱,佛教、道教盛行,冲击儒学的正统地位。 儒学自身的理论困境。 (二)理学形成条件 1. 隋朝时期的“三教合流”,唐朝时期三教并行政策(尊道、礼佛、崇儒) 2. 唐朝: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 (代表人物:韩愈、李翱) 昔者圣人以之传于颜子,……子思,仲尼之孙,得其祖之道,述《中庸》四十七篇,以传之孟轲。 ……呜呼!性命之书虽存,学者莫能明,是帮皆入于庄、列、老、释。不知者谓夫子之徒不足以穷性命之道,信之者皆是也。有问于我,我以吾之所知而传焉, ……而缺绝废弃不扬之道几可以传于时。 --李翱·《复性书》 李翱认为的“道统”是什么? 一、理学形成的背景 (一)自东汉末年以来,儒学陷入困境 1. 外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