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评价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公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docVIP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评价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公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评价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公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评价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公报 北京师范大学申继亮教授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教育学一般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评价的心理学研究》(课题批准号为BBA060013)。课题组成员有张娜、李西营、孙炳海、李海燕、张志祯、李永鑫、刘加霞、辛涛。 一、内容与方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可见,教师的质量是关乎一个 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变量,而提高教师质量的首要前提则是建立一套有理论支持、可操作的、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评价的心理学研究是一项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的课题。本课题从理论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个具有心理学特色的教师评价理论;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建立一套以客观评价指标为主的教师评价工具;并且以网络平台为基础,实现多元教师评价的横向比较和教师自主评价的纵向比较的相互统一。科学合理教师评价理论的建构及以客观评价指标为主的教师评价工具的开发,可以有效评价教师质量,进而对同一发展阶段及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水平进行比较,揭示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的差距、找出教师的不足,及时为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为新课程改革和教育可持续发展服务。具体的研究内容包含以下方面: (一)研究内容 1.教师评价理论的建构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借鉴国外教师评价模型的优点,整合教师的有效性评价、教师的胜任力评价、教师的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初步建立具有心理学特色的教师评价的理论模型及确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的评价和实践的检验,确立课题组建立的理论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 2.教师评价工具的开发 教师评价的工具开发始终围绕教师评价的理论模型进行,研究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选择体现教师评价理论模型、信效度良好的教师评价工具。这部分工具包括课题负责人多年研究已经开发的教师评价工具和其他同行研究者开发的教师评价工具。第二步是以本课题为依托自,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自编教师评价工具。 3.以网络平台为依托,实现教师自主评价与多元评价、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结合。 以往教师评价往往采用人工管理的方式进行,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现代教师评价会涉及到多主体、多维度、多观测点以及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多方位互动问题,依照传统方法来实施和管理教师评价,无法满足这些新的需要。因此,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本课题将会把搭建教师评价网络平台作为重要任务之一,让不同评价主体在不同评价时间根据不同评价目的方便地实施评价,实现评价的各种功能。 (二)研究方法 研究主要分为文献的收集阶段、汇总分析阶段、评价工具开发与评价实施阶段几个步骤。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实证研究法、统计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内外教师评价文献的分析、比较国内外教师评价模型的优缺点,密切联系我国的教育实践,在已有心理学研究和教师发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师评价的理论模型。再利用多种研究方法收集数据,如问卷法和访谈法,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如相关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建立教师评价工具。尝试通过网络平台,实施科学合理地教师评价,以便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参考。 二、假设与结论 (一)研究假设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符合新课程背景的教师模型理论模型的建立及以客观评价指标为主的教师评价工具的开发。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假设如下: 1.建构的教师评价理论模型及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内容效度。教师评价理论模型的建立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分析框架,结合了教师有效性的评价、教师胜任力的评价、教师绩效的评价,整合了关于教师素质的相关研究,并且在课题负责人多年深入基层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因此,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角度讲,教师评价的理论模型及其指标体系能全面地体现教师评价内容。 2.自编的教师评价工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教师评价工具由课题负责人在多年研究基础上已经开发的教师评价工具(13个)、同行研究者开发的教师评价工具(6个)和以本课题为依托开发的教师评价工具(4个)。前两类评价工具很多已经公开发表,并且被广泛引用,经过多次验证,具备良好的信效度。而自编的教师评价工具,采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思路,在已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初步提出理论想法,随后将这些想法细化为研究访谈题目,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研究访谈,整体具体的评价项目。随后,将这些评价指标编制成问卷,通过预测、正式施测,不断修改评价指标。最后,通过相关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等统计方法,提取出相关的维度,确定问卷内容。 3、开发的教师评价网络平台具有一定地科学性,可以科学实施教师评价,实现教师自主评价与他人评价、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有机结合。 教师评价网络平台的搭建由从事教师评价研究,具备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背景的课题成员负责。初步计划搭建的网络平台可以用于学校管理、并针对教师评价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