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
?芳樟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香樟(Cinamomum camphora),樟科樟属,为亚热带常绿阔叶乔木,适生环境为北纬10ο至30ο之间,属弱阳性树种,喜暖热湿润的气候条件,不耐严寒,主要分布在我国浙江、福建、湖南、湖北、江西、广东、云南和台湾等省,是我国珍贵用材树种及芳香植物,在林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香樟木材致密美观,具有香气抗虫蛀,可供建筑、造船、家具、乐器、手工艺品之用;香樟枝叶茂密,树姿雄伟,具有很强的吸尘能力和抗煤烟能力;且系深根性树种,根系特别强大,主根尤为发达,有较强的抗风能力,且能吸湿耐水,能防风固沙,保护堤岸,是绿化及环保优良树种。
芳樟是香樟五个天然类型中枝叶含芳樟醇最高的一种。芳樟醇香原料及其派生衍生物的庞大体系在香化产业中都得到广泛的应用。据资料介绍,在世界范围内香化产业香原料,经常被提到使用频率最高,用量最大的25种香原料中,芳樟醇历来是名列榜首。芳樟醇制备的相应的衍生物是香化工业的主要原料,而且芳樟醇又是合成维生素A、E的主要的起始原料。日本1996年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年对芳樟醇的需要量达到2.8万多吨,其中天然芳樟醇只占很少部分。目前,优质芳樟油国际市场价格为85,000元/吨。
合成芳樟醇不论在气味,香韵,强度,甜润等主要物化性能上,绝对不能与天然芳樟醇相比。因此,香化科技工作者十分热衷于采用天然芳樟醇。世界上香料界的有志之士都在用心寻找天然芳樟醇资源。
随着日用化工生产的发展,多年来对芳樟资源掠夺式利用,使芳樟资源枯渴现象日趋严重。经验证明优良芳香樟母树上采集的种子育苗,只有15%植株能保持原母树优良特性;此外,据建阳香料厂报告,芳樟油中含醇量低的只有30%,高的也不超过80%,特别是樟脑含量高,需要经过复杂的化工分离单元操作,才能获得适用的芳樟油。
厦门牡丹香化实业有限公司科技人员经多年潜心探索寻找,终于在1998年6月间,在闽西境内武平天然香料厂林产基地几十万株香樟林(实际上是杂樟)中发现了几株芳樟,含油量高,油中芳樟醇含量达98%,樟脑只含0.16%(国际市场上要求含醇量大了或等于95%,樟脑低于0.5%),而且香气袭人,气味纯正,稀罕之至,被命名为牡丹1号、2号的纯正良种进行组培试验。
通过工厂化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生产,希望按理论上结论能保持品种纯正,不变异退化,提供整齐一致纯正良种的芳樟苗木,为大规模推广种植提供行之有效途径。
二、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芳樟顶芽、腋芽。
(二)方法:
1、消毒及接种:
剪取多年生芳樟根茎联接处当年生幼态萌条的嫩芽,洗洁精洗净,流水冲洗30分钟。在超净台上,先用75%酒精浸泡10秒种,无菌水冲洗一次,然后在加有数滴吐温20的0.1%升汞中消毒15分钟,无菌水冲洗5次。无菌条件下,剥去包裹在嫩芽外部的芽鳞片,切取长约1cm的顶芽或具节的茎段为外植体,接种到培养基上,每个培养瓶一个外值体。
2、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按各培养阶段的不同目的设计并筛选出相应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糖和琼脂含量分别为3%和0.7%,pH:5.8±0.2,培养温度26±2℃,每天连续光照12小时,光强度1500Lx。
三、结果与分析:
1、芽的诱导:
将外植体接种在加有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上,表现出不同的萌动率(表1)
表1,不同培养基对芽萌动率的影响
培养基 接种芽数 萌动芽数 萌动率(%) D 20 5 25 J 18 8 44 Q 19 11 58 R 20 17 85
试验表明,R培养基具有较高萌动率,在R培养基上的外植体,约十天后开始萌动,向上伸长,40天后可长至1.5~2.0cm,且芽的基部会产生1至数个不定芽。
2、丛生芽的诱导和增殖
将在R培养基上诱导获得无菌芽切下,转移到加有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分化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结果表明(表2),诱导丛生芽最适培养基是Q′,在Q′培养基上接种的芽,在其基部先形成少量愈伤组织,随后产生丛生芽,平均每个外植体可分化4.6个新生芽。其他培养基上虽也有丛生芽发生,但数量及质量均不如Q′,新生嫩芽有褐化,玻璃化及黑死现象。获得的丛生芽切段可在Q′上不断繁殖,继代周期为50天左右。
表2 不同培养基对丛生芽诱导影响
培养基 外植体数 总出芽数 平均芽数 Ba 50 113 2.3 B1 50 0 0 B2 50 115 3.1 B3 50 185 3.7 F 50 0 0 K 50 151 3.0 Q′ 50 232 4.6 Z 50 124 2.5 q20 50 86 1.7 q21 50 188 3.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