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庄子研读二:自然哲学
把握道的特殊方法:直觉体悟 超越感官和思维,直接体认道的存在。 “心斋” “坐忘”“外物” 心斋:谓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 《庄子·人间世》 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坐忘 《庄子·大宗师》云;“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忘却自己的形体,抛弃自己的聪明,摆脱形体和智能的束缚,与大道融通为一,这就叫坐忘。” 外物:超脱于物欲之外 《庄子·大宗师》:“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 4、道的普遍性 道是无所不在的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 tí bài)”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 庄子研读 第二节 庄子的自然哲学思想 庄子思想的主体是对自然和人生的探索。 庄子思想发源于人的精神自由(“逍遥”)的追求。由这个源头,庄子思想向两个方向展开去。一个方向是对永恒的字宙根源的热烈的探索,自由就是对它的归依;另一个方向就是对现实社会的冷竣的审视,自由就是对它的超脱,与它绝离。 与儒家的社会伦理角度不同,庄子是从更加广阔的宇宙自然的角度来观察人生的。 庄子的自然哲学思.想主要是由构成万物基始的“气’、万物生成和存在形式的“化”、以及宇宙很源的“道”三个范畴组成。 一、构成万物基始的“气’ 在庄子的自然观中,“气”是弥漫宇宙的普遍的存在,它本质是“虚无”,然而却能显现在具体事物的存在状态中: 自然方面:天气、地气、六气、云气、春气等 人的方面:人气、血气、志气、神气 庄子认为,气的形态虽然多种多样,但就其根本性质而言,只有两种:阴和阳 阴阳者,气之大者也。(《则阳》) “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天道》) 阴阳的相互作用使万物生成。 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田子方》 二、万物生成和存在的形式—“化”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具有最明晰的运动变化的观念,庄子称之为“化”。 在人的意识历程中,运动观念的产生必然潜行着、伴生着时空观念。因此,庄子也有明晰的时空观念,他称之为“宇宙”。 1、庄子的时空观念 对时空的感性直观认识: 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秋水》) 天与地无穷,人死者有时,操有时之具而托于无穷之间,忽然无异骐骥之驰过隙也。(《盗跖》) 对时空的理智思考:空间的无限性和时间的无终始。 空间:庄子想象在包孕着万物的广袤的天地之外,还有空无所有的“无极之野”、“无何有之乡”。 时间: 庄子对时间作了结构性的区分:来世,往世、方今之时,他追寻时间的开始和终端,发觉无法找到、也不存在这样的开始和终端: “吾观之本,其往无穷;吾求之末,其来无止”(《则阳》) 对时空的概念规定——宇宙 尸子(尸佼)的 解释: 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世说新语·排调》注) 庄于的解释: 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庚桑楚》) 郭象《庄子注》解释说: 宇者,有四方上下,而四方上下未有穷处;宙者,有古今之长,而古今之长无极。 宇宙 2、庄子的变化观念 “化”的普遍性: 天地虽大,其化均也。(《天地》) 万物皆化(《至乐》) 他将万物之间的“化”理解为物与物间、物与人间无条件、无界限的自由转化: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子舆: 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子因以求时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予因以求鸮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大宗师》) 这种自由的转化庄子称之为“物化”。 庄周梦蝶: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化”的动因—‘自化” 庄子认为万物运动变化的动因存在于它自身之内。 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何为乎?何不为乎?夫固将自化。( 《秋水》) 三、宇宙的根源:“道”。 庄子自然哲学的思想历程 构成万物的基始(气)——万物存在的普遍形式(化)——宇宙最后的根源:“道”。 以道为世界本源起源于老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庄子继承了以道为世界本源的理论: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东省深圳市松泉中学八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2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t 3 Computers reading课件.ppt
- 广东省深圳市松泉中学八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2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t 3 Computers Grammar课件.ppt
- 广东新兴县简介.pptx
-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海旺中学九年级语文配套课件:第五单元水浒传.ppt
- 广东省深圳市松泉中学八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2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t 3 Computers words课件.ppt
- 广东省茂名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广东省深圳市松泉中学八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1 Amazing things Unit 1 Encyclopaedias grammar课件.ppt
- 广东高考默写题.doc
- 广中医-方剂学-0总论2.ppt
- 广东高考读写任务解题密招.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