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子科技大学教辅楼设计毕业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某电子科技大学教辅楼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1 建筑设计 1 1.1 工程概况 1 1.2 设计资料 1 1 (2)气象资料 1 (3)抗震要求 1 1.3 结构设计依据 1 1.4 建筑平面设计 2 1.5 建筑立面设计 2 1.6 屋顶设计 2 2 结构设计 3 2.1 计算简图 3 2.2 梁、柱截面的初步确定 3 2.2.1 梁截面尺寸 3 2.2.2 柱截面的尺寸 4 2.3 材料强度等级 4 2.4 荷载计算 4 2.4.1 屋面横梁竖向线荷载标准值 5 2.4.2 楼面横梁竖向线荷载标准值 6 2.4.3 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7 2.4.4 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7 2.4.5 风荷载 8 2.4.6 地震作用 9 3 框架内力计算 15 3.1 恒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 15 3.2 活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 22 3.3 风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内力计算 27 3.4 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计算 27 3.4.1.5活重力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计算 27 3.4.2 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计算 33 3.5 框架内力组合 36 3.6 框架梁、截面设计 46 4 楼梯计算 66 4.1梯段板计算 66 4.2 休息平台板计算 67 4.3 梯段梁TL1计算 68 5 现浇楼面板设计 70 5.1 跨中最大弯矩 70 5.2 支座中点最大弯矩 71 5.3 A区格 72 5.4 E区格 73 该工程要新建一栋楼,建筑面积为m2,建筑物平面为形,建筑总高度为23.m,走廊宽度3.0m,底层层高m,其他层层高3.m。室内外高差0.45m,建筑物6层。功能要求:按建筑使用功能进行设计。 1.3 结构设计依据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01 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建筑构、配件标准图集 1.4 建筑平面设计 建筑平面设计主要应考虑建筑物所处的环境及其功能要求,同时又要兼顾结构平面布置的规则和合理;此外,考虑到抗震设计的一些要求,建筑物应力求规则。因此,本次设计在平面上采用“一”字形、内廊式的平面布置。具体布置见建筑平面图。对该平面设计作如下说明: 1)本设计柱网上采用4.5×7.2和4.5×3.0m。 2)采用了内廊式结构布置。中间走道宽3.0m,以满足人流要求。同时设有两部楼梯,兼做消防楼梯。 1.5 建筑立面设计 结合平面设计中框架柱的布置,立面上主要采用竖向划分,外观上显得大方、挺拔、气派;同时,考虑到框架结构的优点,柱间尽量多用窗少用墙,使窗与柱及窗间墙之间形成了有节奏的虚实对比,显得明快、活泼,同时也得到了良好的采光效果。大门设于正中间,使整个建筑物显得美观大方。大门设有左右两扇门,使整个大门显得大气;雨蓬的运用,和大门的设置一同起到了突出主要入口功能,起到了吸引人流导向的作用。 1.6 屋顶设计 屋顶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平屋顶,屋顶设计为不上人屋顶,檐口采用1.0m高女儿墙。 1)排水构造:屋面排水采用保温层找坡,坡度取2%,设计为外排水 。 2)防水构造:采用不上人屋面,柔性防水综合使用。 3)保温构造:采用120厚的水泥珍珠岩保温。 本工程横向框架计算单元取⑤轴线部分,框架的计算简图假定底层柱下端固定于基础,按工程地质资料提供的数据可知,该工程场地为Ⅱ类场地土,地质条件较好,初步确定本工程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挖去所有素填土,基底标高为设计相对标高-1.250m 。本工程为框架结构,横向最大跨度为7200mm ,纵向跨度为4500mm。柱子的高度底层为: = 4.2+1.25-0.5= 4.95m(初步假设基础高度0.5m),二~六层柱高为~=3.6m。柱节点刚接,横梁的计算跨度取墙的中心线至中心线间距离,三跨分别为: =7200、3000、7200。计算简图见图2.1。 图2.1计算简图 框架柱的面积根据柱的轴压比确定: 1)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N=nβFgE 注:n —楼层层数。 β—柱轴压力增大系数。 F—算柱的负载面积,本方案中边柱及中柱的负载面积分别为4.5×3.6m2和4.5×5.1 m2。 gE—建筑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可近似的取14kN/m2。 2)柱的截面尺寸 Ac≥N/(?Nfc ) 注:?N——轴压比限值,按级抗震等级,查《抗震规范》可知取为0.。 fc ——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对C30,查得14.3N/mm2。 对于边柱 :N= nβFgE =7×1.3×4.5×3.6×14=1926.29kN Ac≥N/(?Nfc )=1926.29×10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你好世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