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生态问题及水资源利用浅谈
水生态问题及水资源利用浅谈作者:黄东升 彭贤则 冯璐 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
一、湖北省水资源现状
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全省自然面积18.59万km2。湖北省境内河流纵横,水系发达。省内中小河流长度在5km以上的共4230条,其河长100km以上的有40条。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的美称,形态各异的湖泊星罗棋布于长江、汉江两岸平原。较大的湖泊有洪湖、长湖、梁子湖、西凉湖、龙感湖等。由于历年泥沙淤积,人工围湖垦殖等因素,湖泊数量和面积已大大缩小,有的湖泊已不复存在。全省现有湖泊334个(3km2以上),总面积2503km2。
(一)湖北省水资源量
2008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1003.75亿m3,折合径流深539.9毫米。地下水资源量282.03亿m3,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66.78亿m3,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216.82亿m3。全省水资源总量1033.95亿m3,比常年偏少0.2%。2008年全省人均水资源总量1695m3。
(二)湖北省水环境质量调查
1.河流水质2008年全年期在对5309.5公里的评价河长中Ⅰ~Ⅱ类水河长2269.3公里,占42.7%;Ⅲ类水河长占40.4%;Ⅳ类水河长占6.3%;污染较重的Ⅴ类水河长占1.5%;污染严重,丧失使用功能的劣Ⅴ类水河长占9.1%。劣于Ⅲ类水的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16.9%。劣于Ⅲ类的水体主要集中在城市河段和部分支流,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挥发酚、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溶解氧、粪大肠菌群等。
2.湖泊水质2008年在对湖北省主要的8个湖泊评价中,Ⅱ类水湖泊1个,占2.7%;Ⅲ类水湖泊6个,占58.2%;Ⅳ类水湖泊1个,占39.1%,为洪湖,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磷。从湖泊富营养化的角度评价,其中富营养湖泊3个,评价面积131.7km2,占13.0%,中营养湖泊5个,评价面积为879km2,占87.0%。
3.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对湖北46个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进行评价,水源地水质合格率为100%的水源地有38个,合格率80%-100%的水源地有4个,合格率50%-80%的水源地有3个,低于50%的有1个。水源地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
二、与水有关的生态环境问题调查
与水有关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地表水不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超采、水体污染等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地下水超采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
地下水超采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地下水降落漏斗、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等。根据调查,我省局部地区存在地面塌陷。此外,我省水降落漏斗问题主要分布在武汉、荆州、孝感和黄石等地,共有14个漏斗区,大部分为深层承压水和混合水。这些漏斗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步形成,漏斗区总面积90.63km2。这些漏斗多是由于地下水超采引产生的。
(二)湖泊沼泽湿地生态环境状况调查
湖北省湖泊大多位于平原湖区,20世纪50年代湖泊总面积7759.9km2,蓄水量135.68亿m3。到20世纪80年代,湖面已萎缩了5256.5km2,蓄水量减少了74.26亿m3。由于河流改道、决口等原因形成的湖泊,容易被泥沙淤塞,造成面积减少甚至消失。此外我省湖泊均属于浅水湖泊,水生植物茂盛,沼泽化趋势严重,淤塞和沼泽化是其萎缩的主要原因。建国后,在湖区开展的大规模的河流改道和涵闸等工程建设使湖泊来水减少,也是湖泊大面积萎缩的原因。由于湖泊容积的大幅度减少和江湖隔离工程的实施使湖泊基本丧失了调蓄河流洪水的能力,增加了河流的防汛负担。湖泊萎缩还相应带来生物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物种结构发生改变等一系列生态问题。
(三)水土流失状况
我省山地丘陵多,其地质构造是较古老的变质岩和沉积岩,岩性松软,土壤质地松散。年均土壤侵蚀量高达3.1亿吨,是南方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另外长江中游是南方暖流和北方冷气交汇地带,4-9月雨量集中,在降雨时间长的情况下,易产生水力冲刷,出现山洪暴发、滑坡和泥石流,产生水土流失。在人为因素方面,山区许多群众为求生存,毁林开荒种植,再加上开矿、修路等各种开发性建设,导致地表土壤松动,从而产生大量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遍及广大的山区丘陵地区,鄂西北、鄂东北山区尤为严重。水土流失不仅使土层变薄,土质变劣,农地减少,而且淤积河道和水库,使洪水威胁日益加重,对河流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危害。
三、湖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和建议
众所周知,生态环境是维持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自然条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保障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水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对水环境的破坏也将急剧增加,由于水资源的局限性及水环境的恶化,反过来又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合理科学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