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火花艺术内涵及传承探索
火花艺术内涵及传承探索作者:于海燕 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火花,即火柴盒上的帖画,是火柴的商标,被誉为“民间名片”。据说火花一词是借用唐代诗人苏味道《观灯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而得名。世界上第一枚火花“沃克牌”诞生于1827年,它以摩擦火柴发明人约翰沃克的头像为图案,并以其名命名。火花比邮票早13年面世,其画面虽小,但内容包罗万象,除商业功用之外,还有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属于通俗美术范畴。
一、火花艺术传入中国
清末民初是中国历史上充满变革与动荡的年代,是中国社会向现代过渡的转型期,西方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和世界市场逐步形成,新时代的资产阶级文化艺术随之不断涌入了沉睡的中国,西方艺术思想在中国也有所传播。中华民国的成立宣告了两千年封建文化的结束,也预示着新文化思潮的开始。中国通俗美术正是在这一时代大背景下肇兴于世的。这一时期,各种形式的时事画报、月份牌、连环画以及漫画,伴随着西方经济和文化艺术的涌入纷纷登上艺术舞台,冲击着在传统方面最为根深蒂固的中国画。火花作为通俗美术的重要内容,也是这个时代伴随资本主义经济文化而传入中国的。
北宋初年陶毂著《清异录》一书中,就有关于民间用染着硫磺的杉条引火的记载,称之为“引火奴”。明朝时,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也有类似记述,称为“发烛”或“谇儿”,这就是火柴的雏形。1827年,英国药剂师约翰沃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摩擦火柴,1831年,法国人用黄磷制作火柴使之更为小巧灵便,但含剧毒。1855年,瑞典人德斯托路姆反复研制,改用红磷代替黄磷,制成了“安全火柴”,为世界普遍采用,沿用至今。晚清文人松江孙玉璋著作《异国琐录》和广东澄海人李镜侬所撰《说抉》一书中,都分别有关于道光年间火柴输入情况的记载。而外国火柴输入我国最早的官方记载,则见于1865年的天津海关报告。
1838年,火柴由欧洲传入中国,《马关条约》之后,日本火柴迅速占据大半个中国市场,洋货的大量倾销,刺激和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的火柴制造业也在此时起步。一枚枚火花记载着中国民族工业负重奋进的历史足迹。1880年英国人理查在上海开办了第一个火柴经营处,1890年,瑞典人在上海开办了中国第一个火柴厂“瑞商洋行”。我国第一家民族火柴厂据《申报》记载,是1877年诞生于上海大马路一洞天的上海制造自来火局,该厂使用的商标为“马牌”,这也是我国第一枚火花。由于该厂昙花一现,此“马牌”火花为何种图案,迄今仍是个迷。1879年归国华侨卫省轩在广东佛山创建了巧明火柴厂,同年产生了我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火花“舞龙牌”。
中国火花从产生可按历史时期分为:古花(1838-1912),民国花(1912年1月至1949年10月),近期花(1949年10月至1976年),新花(1976年至今)。古花和民国花统称早期花或老花。清末民初的火花属于早期花。在早期火花中经常看到有“假冒男盗女娼”的字样,甚至同时看到几个厂家仿造的“舞龙牌”,更多的是仿冒日本、瑞典等国的名牌,只是在色调、厂家名称上作了一点变化。这个时期是中国火花史上的仿造期。
二、火花的艺术内涵
清末民初的火花图案多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颜色也特别鲜明。图案设计多以中国古代木刻版画的形式出现,且多是彩色的,以贴近人民生活的戏曲和民间故事为主。这段时期的火花图案,一方面受国外火柴图案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中国古代复制木刻版画水平达到顶峰,尤其是与月份牌的产生发展有关。月份牌,清道光年间诞生,盛行于民国初期。月份牌的诞生源于外商致力于洋货倾销的广告宣传。画面在平涂的基础上注意了立体效果,人物描写细腻,让人耳目为之一新,既符合中国传统审美趣味、类似于年画的形式,又突出民俗内容。火花中的美女图,也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月份牌中的印刷技术,即先用炭精粉揉擦阴影,再以半透明的水彩晕染,这种画法主题感强,色彩鲜明,人物形象具有细腻的肌肤感,尤为传神。只是火花发展到后期,图案变得有些单调,如眼镜花只在两个圈内标有火柴厂名或产地,越发变得商标化。清末民初的火花主要以民俗的生肖,吉祥动、植物和民间故事等贴近民众的题材为主。但火花中运用的艺术手法与传统艺术还有所区别。以生肖题材为例,首先,一些火花选择生肖这个题材是为了贴近民众便于宣传,所以色彩上多用民间红、绿、蓝色基调;其次,传统形式也为火花所借鉴。剪纸分单色和复色的,由于民间剪纸必须使纸条互相连接,没有断笔,所以构图和造型都比较单纯;再次,随着西洋画的传入,火花在表现手法方面也借用了西洋画中透视和明暗关系等写实技法和绘画形式;最后,火花在表达情感方面,与民间剪纸相比,剪纸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必然贯注自己的审美感情,是置身“大我之中小我”的自然流露。这种个性的存在,既符合本地区文化传统的集体性特征,又毫不掩饰作者的精神世界;而火花作为宣传的标志,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