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畜牧业产业系统构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畜牧业产业系统构建

生态畜牧业产业系统构建 毕节试验区是胡锦涛总书记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时亲自倡导,并经国务院于1988年6月批准建立的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试验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东邻贵阳市和遵义市,南接安顺市和六盘水市,西与云南省昭通市交界,北与四川省泸州市接壤,辖7县1市,是川、滇、黔三省要冲。毕节试验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位于东经103deg;36prime;~106deg;43prime;,北纬26deg;21prime;~27deg;46prime;,总人口833.8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2.67%。区内海拔457~2 900.6m[1],属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过渡的斜坡地带,素有高寒山区之称[2]。境内碳酸盐岩溶分布面积达62.5%。全区土地面积26 853km2,耕地39.45万hm2,林地122.7万hm2,未利用地43.28万hm2。大部分地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0.5~15.1℃,年降雨量854.1~1 444mm,境内有天然草地49.8万hm2,灌木林地38.6万hm2,宜牧荒山荒坡和林间草地22万hm2,人工种草保留面积4.67万hm2,生长3 800多种植物,可用作饲料的有45科387种,其中主要牧草有136种。 毕节试验区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畜禽品种资源丰富,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驯养了许多优良地方畜种,如可乐猪列入《中国畜禽品种志》,威宁黄牛、威宁绵羊、威宁鸡、乌蒙乌骨鸡列入2007年农业部新拟定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威宁黄牛、威宁绵羊、贵州半细毛羊、贵州黑山羊、可乐猪、威宁鸡、乌蒙乌骨鸡、织金白鹅列入《贵州省畜禽品种志》;新发现地方品种资源2个,其中:毕节黑马羊已注册商标,糯谷猪正在扩群;引进的优良品种中,牛主要有西门塔尔、利木赞、安格斯、黑白花奶牛、摩拉水牛,猪主要有长白(蓝德瑞斯)、杜洛克、约克夏、汉普夏、皮特兰,羊主要有波尔山羊、考力代羊、罗姆尼羊,鸡主要有江西麻鸡、福建青脚鸡,鹅主要有莱茵鹅、狮头鹅、皖西白鹅。毕节试验区的畜牧业是毕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区内畜牧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含量低。为促进毕节试验区畜牧产业尽快发展成为农业产业化“五个100亿工程”的重要产业,进一步促进牧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笔者就毕节试验区生态畜牧业发展中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和体系建设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毕节试验区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1毕节试验区畜牧业现状 1.1家畜的分布及存栏量 据毕节地区统计年鉴2010年资料(表1):毕节试验区全区家畜存栏总数为504.76万头,其中,威宁145.75万头,占全区总数的2 8.8 8%;毕节市79.13万头,占15.68%;赫章63.34万头,占12.55%;大方49.25万头,占9.76%;织金47.19万头,占9.35%;黔西43.50万头,占8.62%;纳雍42.41万头,占8.40%;金沙34.19万头,占6.77%[3]。生猪养殖较多的县有威宁县、毕节市和赫章县,分别占生猪总存栏量的27.06%、18.13%和10.70%;养牛较多的县有威宁县、毕节市和织金县,分别占牛总存栏量的23.31%、14.28%和12.81%;养羊较多的县有威宁县、赫章县和纳雍县,分别占羊总存栏量的46.35%、24.71%和9.59%。 1.2家畜的结构 从表2看出,2010年毕节试验区家畜总数中,生猪占63.06%(居首位),牛占18.45%,羊占14.86%,马占3.62%,充分体现生猪是基础,牛、羊是关键的养殖态势。各县(市)家畜的结构由于各自所处的生态环境不同而有差异。 1.3家畜生态类群特征由表3可见,各县(市)家畜按一定生态类群序列特征混合并存发展,呈一定规律。威宁、赫章以羊生态适应指数最大,说明其畜牧业是以羊为主体,这与威宁、赫章的海拔相对较高, 气候寒冷,适合绵羊生长,同时有丰富的草地资源和灌木林地的生态环境相适应。牛在织金、黔西的生态适应指数最大,因其地形相对平坦,耕地、水田面积较多,既需要牛作为役力来源,同时农作物的秸秆和副产品又能为牛提供丰富的饲草来源。生猪在毕节市的生态适应指数最大,因为毕节是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川黔贸易的集散地。威宁县猪的生态适应指数仅次于羊,居第二位,但纵向比较,存栏数60.84万头居全区第一位,比毕节市50.47万头多10.37万头,因威宁县养猪的饲料来源有淀粉含量丰富的马铃薯,加之有放牧饲养的习惯,因而猪只后腿丰满、发达,体脂硬白,是制作火腿的上好原料,消费拉动养殖,所以威宁县猪的养殖仍占有很大比重。纵观各县(市)养殖实际与自然生态条件,毕节地区的家畜养殖基本符合资源生态学原理。 2毕节试验区畜牧业发展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