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d-q变换的有源滤波器并联运行分析 apf parallel operation based on d-q transform
第28卷第3期 电力自动化设备 V01.28No.3
ElectricPowerAutomation
2008年3月 Equipment Mar.2008
o
基于d—g变换的有源滤波器并联运行分析
勾松波1,王震2,刘伟波3
(1.中石化集团胜利油田电力管理总公司,山东东营257000;2.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威海264209;3.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3)
摘要:针对大功率的非线性负载工作时产生的谐波和无功电流。研究了采用多组有源滤波器并联
运行对谐波和无功电流进行补偿的方法。采用d一口变换方法,研究了有源滤波器的电流检测和控
制算法,并建立了有源滤波器的参考电流的限流算法的研究模型,提出了比例限流和门槛限流2
种限制参考电流的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多组有源滤波器并联运行的控制策略。最后
对所提出的限制参考电流和多组有源滤波器并联运行的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通过仿真分析可知
所提出的限制参考电流的方法可以限制有源滤波器的补偿电流,从而实现多组并联运行,提高了有
源滤波器的整体补偿容量。
关键词:有源滤波器;d—q变换;限流算法;并联运行
713+.8
中图分类号:TN 文献标识码:A
1 APF并列运行
当大功率非线性负载工作的时候,为对其进行
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有源电力滤波器APF(Active
Power
Filter)需要具有较大的容量cl。2】。提高APF的
图1多组APF并联运行的示意图
容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3巧】:采用容量小但开关速
Parallel of APFs
Fig.1 operationmultiple
度相对较快的器件进行串并联以达到容量和开关速
度要求;采用多电平、多重化的主电路实现大容量的 2 d—q变换下的电流检测与控制
APF;采用多个补偿容量小的APF进行并联运行。
d—q坐标变换检测法是在d—q一0坐标变换的
图l是所提出的一种多组APF并联运行的结
理论基础上简化而来.其实质是通过Park变换将abc
构。在d—q坐标变换下对每个APF进行独立的控制。
坐标系下三相电压、电流转换到d—q一0坐标系下,从
每个APF都把前一级的APF和负载当成一个整体
而有利于提取电流基波正序分量[64】。
而对该整体进行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所以每个
设三相电压为
APF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当其中某一组APF发生故
障时,并不会影响其他APF的工作,该方案不需要
令
对主电路进行改动从而实现APF的模块化运行.实
现了补偿容量增加,提高整个补偿装置的可靠性。 I‰l 卜I
H2
收稿日期:2007一ll—12 I:J’‘2l耋J
FFT
harmoni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czt双谱线插值的间谐波检测方法研究 research of interharmonics measuring method based on czt transform.pdf
- 基于cvt二次信号的实用化行波定位方法 practical method in traveling-wave fault location based on the secondary signal of cvt.pdf
- 基于c语言集成产生式系统的火电厂实时故障诊断系统 thermal power plant real-time fault diagnosis system based on clips.pdf
- 基于c语言与symphony dcs composer组态语言联合编程的火电厂厂级agc系统 the plant- level agc system in thermal power plants based on joint programming of c language and symphony dcs composer configuration language.pdf
- 基于c型行波法的配电网故障定位的实用研究 study on fault location in distribution network based on c-type travelling-wave scheme.pdf
- 基于d,q坐标系的单相三电平pwm整流器研究 research on single-phase three-level pwm rectifier based on d, q reference frame control.pdf
- 基于dali协议的智能照明网络系统设计 design of intelligent lighting network system based on dali protocol.pdf
- 基于dali协议的控制网关设计 design of control gateway based on dali protocol.pdf
- 基于dali协议的智能照明系统设计 design of an intelligent lighting system based on dali protocol.pdf
- 基于dahlin-smith预估补偿的常压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of atmospheric petrochemical furnace based on dahlin-smith compensation.pdf
- 基于dp网络的地下停车场监控系统设计 design of an underground parking lot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dp network.pdf
- 基于dq变换及占空比控制策略的有源电力滤波器设计 design of active power filter with dq transformation and duty-ratio control strategy.pdf
- 基于d-q运算方式的改进型谐波检测方法 improved harmonic current detecting method based on d-q calculating mode.pdf
- 基于d-q轴解耦和中点电位控制的高性能三电平npc整流器控制方法 high performance control method with d-q axis decoupling and neutral point voltage regulation for three-level npc voltage-source rectifier.pdf
- 基于dq坐标的三相vsr建模与解耦分析 modeling and decoupled of three pulse vsr based on d -q coordinates.pdf
- 基于dq坐标双级矩阵变换器的闭环控制研究 study of closed loop control based on synchronous rotating coordinate for tsmc.pdf
- 基于d-q坐标系的单相链式statcom直流电压平衡控制策略 a balance control strategy of dc-link voltages for single phase cascaded statcom based on d-q coordinates.pdf
- 基于dq坐标系的单相三电平pwm整流器研究 research on single-phase tri-level pwm rectifier based on dq refer-ence frame control.pdf
- 基于dra和aac的mdctimdct预回声抑制比较 compare pre-echo elimination based on mdctevidct of dra and aac.pdf
- 基于dq坐标系有功无功电流解耦空间电压矢量的statcom控制方法 a control method for svpwm-based statcom using active-reactive current decouple under dq coordinate system.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