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文报刊应用解释性翻译手段
英文报刊应用解释性翻译手段
英语外宣翻译不同于一般的汉译英,因为前者首先注重的是传播效果,其次译文必须清晰易懂,而后者一般侧重于忠实原文。一方面,外宣报道者不可低估外国读者或听众; 另一方面,也切勿高估国外受众对我国的了解水平。[1]( p91)有鉴于此,对于“中国味”特别浓厚的新闻内容,包括国俗词语( national or cultural words) ,外宣报道工作者首先应考虑的是译文一定要让外国人理解。所谓国俗词语,就是别的语言中无法对译的词语,或者说别的语言中很难找到与之完全对应的“等值词语”( equivalents) 。[2]
让人费解或不能理解的译文等于没译。为了帮助外国受众加深对中文的理解,文章认为,在报道有关新闻内容时,我们可以借鉴国外英文报刊常用的解释性翻译手段。
解释性翻译可分为音译法( transliteration) 、类比法( analogy) 、阐释法( interpretive approach) 等,现分述如下:
一、音译法音译法是解释性翻译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其一般结构为: 先将中文音译,并用斜体标出,然后用 that is 或 or 等引导后面的注释,或在括号内添加注解。例如《上海星报》对中国古代的“八音”就是采用这种方法予以解释的:
[例 1]The ancient instruments called“Ba Yin”( eight sounds from instruments made of different materials) refer to the fol-lowing: jin( metal) ,shi( stone) ,si( string) ,zhu( bamboo) ,piao( bottle gourd) ,ge( leather) ,tu( clay) and mu( wood) . ( ShanghaiStar,March 10,2000)
“八音”是中国非常古老的乐器,就是中国人也不太了解。例1 通过寥寥几笔的注释把其意思用英文基本讲清楚了。首先在“八音”后面把其意译放在括号内,接着将“八音”代表的八种音加以解释,即金、石、丝、竹、瓢、革、土、木,在每个“音”后面加上相对的英文注释,使读者一目了然,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能看懂。再比如说“屏风”,也是国外没有的。对此,《上海星报》曾这样写道:
[例 2]An elegant Chinese pingfeng,or screen,for example,was not a purely decorative piece of furniture in an old Chinesehome. The screen,which would always be solid enough not to be seen through,would double as a thing of beauty and a hidingplace. ( Shanghai Star,March 10,2000)
例 2 先在“屏风”的音译( pingfeng) 之后加了一个简单的意译( screen) ,但这是不够的,作者便在后面加上了它的功用 not to be seen through,a thing of beauty and a hiding place,这种对“屏风”的解释就是全方位的。又如“坐月子”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习俗,不经一番解释难以令外国人理解。《中国日报》是这样解释的:
[例 3]Zuoyuezi refers to a Chinese tradition that women who have just given birth should rest for about a month. In ancienttimes,women usually had home births,so their yuezi( or one month) was spent at home too. ( China Daily,July 8,1996)
例 3 对何谓“坐月子”( zuoyuezi) 作了言简意赅的音译和注解,还针对其中的关键词“月子”的字面意思作了解释,使这一极具民族性的文化词( culturally - loaded words) 也为世界所了解。
可见,在一定程度上,音译是一种科学的、有效的翻译方式。具体说来,音译不仅可行,而且还有许多优点。首先,音译既保留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又便于“高保真”地传播“中国味”特别浓郁的国俗词语,这是对本土文化的尊重,正如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 纽马克( Peter Newmark) 在 Approaches to Transla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