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也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思想
也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思想摘 要: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这意味着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智育,而且肩负着提升学生德育的重任,有着净化中学生心灵,塑造美德的教化作用。我国许多教育家早就指出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教人做人”,并且他们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把传授知识能力与进行德育渗透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根据语文教材特点和学科教学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智育与德育的统一。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德育渗透 情感教育 美德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因此,要实现这个目标,语文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必须做到“因文释道”,“以文传道”,充分发挥语文教学对学生情感、美德教育的作用,教师通过一系列课文的教学思想渗透,让学生感悟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备为人处世应有的态度理念,从而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受到熏陶,得以陶冶情操,提高思想修养。
一、情感教育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深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这样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具有关键的作用,而且对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也产生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1.导语中激发情感
语文课堂中,优秀的导语不仅是学生了解本课主题内容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充分调动起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习新教材《内蒙访古》一文时,我曾看到中央电视台一则报道:成千上万的蒙古野驴因外蒙古生存条件的变化,进入我国内蒙古阴山一带的乌拉特旗,当地有关部门采取积极有力措施加以保护它们。当天我就结合《内蒙访古》的教学,由地理环境的介绍切入主题,充分结合了这一信息。结果课堂教学效果极为良好,学生不仅对这一课文产生了亲切感,而且升华了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再如《紫藤萝瀑布》,我就套用了《爱拼才会赢》的歌词,从而引导学生面对挫折要勇往直前,而不是知难而退,有努力必有收获。当然,在教学中对于导语的设置,我们一定要因时制宜,因境制宜,可以选择灵活多样的形式,只要能激发起学生的情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切合教材教学内容,均可加以运用。
2.朗诵中表达情感
许多优秀文学作品都蕴含着美的情感,给读者以赏心悦目的感受。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范读课文,尤其是有表情有感情地朗读,可直接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它会将无声的语句变为有激情的语言,通过对语言文字信息的再创造,把课文中最美、最富情感的地方展现在学生面前。正确、动情地朗读是连接教师、教材、学生三者感情的桥梁,它会让语文课堂变得声情并茂,情趣盎然。特别是一些蕴含浓郁的抒情色彩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等,根本无需教师过多地分析讲解,只要抓住朗诵这一环节,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时,我播放旋律急骤的琵琶曲加以渲染,让同学们在朗诵中感悟诗人浓郁的悲愤之情,强烈的爱国之情;在上《望天门山》这一课时则配上气势磅礴的钢琴曲《黄河》,使得全班同学在音乐中领略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再如《出师表》一课,文中大多为对称短句,且长短句结合,读来朗朗上口,其结构亦条理分明。在教学中,我先进行文言知识梳理解读,然后让同学们分小组分读前五段内容,再自己范读后四段内容,当我用庄重的语气,语重心长的口吻进行朗读时,教室里静寂无声,当读到末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时,我的声音低缓,表情凝重,而全体学生亦久久沉浸其中,无不为诸葛亮忧国忧民、鞠躬尽瘁之心所震撼、所感动。朗诵可以说是一种思想熏陶,一种精神享受,一种情操感染,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心灵的陶冶。
3.讲析中理解情感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篇章充盈着浓郁的亲情氛围,情感溢香,令人沉醉其间。语文教学不应当成为干瘪的说教,只有善于驾驭教材内容,并结合中学生自身特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促使学生凝神于课堂之中,收获一种良好的授课实效。因此授课教师首先要被教材文章中洋溢的情感感染,然后再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讲析去感染、打动学生。比如在《背影》这一课中,我就抓住“背影”给作者带来的心理感受去讲解,并使自己首先投入其中,从而让学生体会到那份骨肉亲情感染的力量。还有《白杨礼赞》一文,作者热情讴歌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北方军民,赞美了他们那种正直、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企业境外投资风险及防范对策.doc
- 中国企业正大步走向世界.doc
- 中国会计监督现状及其问题探析.doc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研究.doc
- 中国传统文化中进补观念.doc
- 中国传统体育赛事WMA媒体化传播思索.doc
- 中国体育前掌门袁伟民平民生活.doc
- 中国保健品行业目睹之三大怪现象.doc
- 中国养生产业现状及趋势.doc
- 中国传统社会民间纠纷调解机制.doc
- 2025至2030年服装烫台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腐植酸有机肥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复方西羚解毒片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安全生产管理工具介绍.pptx
- 音响项目绩效评估报告.docx
- ihaps用户手册资料.pdf
- 2025年中国铝制防盗瓶盖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复方止咳胶囊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2019版 苏教版 高中生物学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一章 人体稳态维持的生理基础》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docx
- 2025至2030年复合薯片专用马铃薯颗粒全粉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