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玻色子路线.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规范玻色子路线

规范玻色子路线:基本粒子的标准模型示意图规范场理论:又称杨-米尔斯(Yang-Mills)理论,是研究自然界四种相互作用(电磁、弱、强、引力)的基本理论,是由物理学家杨振宁和R.L.米尔斯在1954年首先提出来的。理论提出相互作用通过交换规范玻色子传递。利用它所建立的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已经为实验所证实,特别是这理论所预言的传播弱相互作用的中间玻色子,已经在实验中发现。杨-米尔斯理论又为研究强子(参与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的结构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在某种意义上说,引力场也是一种规范场。所以这一理论在物理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自发对称破缺机制:在粒子物理学里,描述基本粒子的方程可能遵守某种对称性,可是方程的解并不能满足这对称性。由于物理学者并未找到任何外在因素涉及到场方程的对称性破缺,这现象称为“自发”对称性破缺。在粒子物理中,有手征对称性破缺和希格斯机制。利用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从零质量粒子的理论中去得到带质量的粒子,也使杨-米尔斯理论的重要性显现出来(最初杨振宁与罗伯特·米尔斯解释强相互作用的构想由于杨-米尔斯理论的量子必须质量为零以维持规范不变性并不成功)。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给三位日裔物理学者: 芝加哥大学的南部阳一郎、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的小林诚、京都大学基础物理学研究所的益川敏英,赞赏他们在亚原子物理领域对于对称性破缺的研究成果。弱电统一理论:1968年S.温伯格(Steven Weinberg)A.萨拉姆(Abdus Salam)在S.L.格拉肖(Sheldon Lee Glashow)电弱统一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电弱统一的完善理论,理论中认为电磁作用和弱作用是统一的相互作用。其中须引入4种规范场,有4种规范粒子,一种是光子,静质量为零,传递电磁作用;另外三种粒子W±、Z0质量都不等于零,分别带正电、负电和中性不带电,它们传递弱作用。电弱统一理论预言的中间玻色子W±、Z0的质量于1983年的实验得到证实。关于中性弱流的预言也被多次实验所证实。由于在弱电统一理论上的贡献,温伯格,萨拉姆,格拉肖被授予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W及Z玻色子:在物理学中,W及Z玻色子(boson)是负责传递弱核力的基本粒子。W的质量为80.399 ± 0.023 GeV,而Z则为91.1876 ± 0.0021 GeV。它们差不多是质子质量的一百倍——比铁原子还要重。因此需要能量够高的粒子加速器来发现它们。第一部这样的加速器是超级质子同步加速器(SPS),其中在卡洛·鲁比亚(Carlo Rubbia)和西蒙·范德梅尔(Simon van der Meer)1983年一月领导下进行的一连串实验给出了明显的W粒子证据,这也是众多人合作的努力成果。UA1和UA2(欧洲核子中心的两个实验组)在几个月后(1983年五月)又找到了Z粒子。这两个粒子的发现,被认为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一大胜利。198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鲁比亚和范德梅尔以表彰二人在W和Z粒子发现过程中的贡献。Higgs粒子:2000年,LEP实验在质量115 GeV的地方发现Higgs粒子的存在,但统计数据不足,无法得到有力的证实。2008年,LHC开始运行,期望通过几年的取数而提供一个确切的答案。2012年7月,CERN宣布,发现质量为125 GeV的Higgs粒子。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彼得·W·希格斯(Peter W. Higgs) 和弗朗索瓦·恩格勒(Francois Englert),以表彰他们对希格斯玻色子(又称“上帝粒子”)所做的预测。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