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通针法预防大鼠应激性胃粘膜损伤实验探究.docVIP

温通针法预防大鼠应激性胃粘膜损伤实验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通针法预防大鼠应激性胃粘膜损伤实验探究

温通针法预防大鼠应激性胃粘膜损伤实验探究(甘肃中医学院针灸系,兰州730000) [摘 要] 目的:探讨温通针法预防大鼠应激性胃粘膜损伤的作用。方法:选健康Wistar大鼠80只,分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热补针法组、捻转补法组。以血清及胃粘膜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浆及胃粘膜组织丙二醛(MDA)的含量、粘膜损伤指数为效应指标。? 结果:针刺可明显地提高血清及胃粘膜组织SOD的含量,降低血浆及胃粘膜组织MDA的含量,减轻胃粘膜损伤程度;且温通针法优于捻补针法,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2mm,指数×2,损伤宽度3,指数×3,依次类推。? (2)血清及胃粘膜组织SOD、血浆及胃粘膜组织MDA均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1?6 统计学处理 各组间差异用方差分析F检验,两两比较用方差分析的Q检验。? 2 结果 2.1 胃大体标本肉眼观察正常组:胃粘膜皱折明显,无任何病理改变。模型组:胃内容物为深咖啡样物质,冲洗后可见胃粘膜表现呈弥漫性水肿,部分粘膜充血,并可见广泛分布的大小不等、边缘锐利的深紫色条索状或点状溃疡,底部覆有凝血块,以胃体部多见。热补组:胃内容物有少量浅咖啡样物质,冲洗后可见胃体部有少量条索状或散在点状溃疡。捻补组:基本变化同温通组,但咖啡样物质较多,颜色也较深,溃疡也多集中在胃体部,但较模型组少。? 2.2 各组大鼠粘膜损伤指数的比较 见表1。? 表1 各组大鼠粘膜损伤指数的比较 表1结果说明:模型组损伤指数大于两针刺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针刺可明显地减轻应激性胃粘膜的损伤程度,且热补针法优于捻补针法,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2?3 各组大鼠血清及胃粘膜组织SOD、血浆及胃粘膜组织MDA比较 见表2。? 表2 各组大鼠血清及胃粘膜组织SOD、血浆及胃粘膜组织MDA 表2结果说明:模型组大鼠血清及组织SOD含量降低,而血浆及组织MDA含量升高,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针刺可提高血清及组织SOD含量,且热补组含量高于捻补组,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针刺可降低血浆及组织MDA的含量,热补组血浆及组织MDA含量均低于捻补组,二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但是两针刺组血浆及组织MDA含量仍高于正常组。? 3 讨论 应激性胃溃疡是临床常见的合并症,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有研究表明[5,6]:应激过程中胃粘膜微循环障碍,动静脉发生短路,继而出现出血,缺血,缺氧等状况,从而出现粘膜损伤。正常情况下,机体自由基的产生、利用、消除三者之间处于一种动态的生理平衡。然而,应激时交感神经兴奋,血中儿茶酚胺增多,微循环灌注障碍,使粘膜发生出血、瘀血及缺血、缺氧,进而使自由基生成增多,SOD清除能力不及,导致体内脂质过氧化物过分堆积,自由基产生增加,组织出现过氧化损伤。本实验结果亦表明,模型组血浆及组织MDA明显增加而血清及组织SOD含量降低(P0?01)。温通针法是导师郑魁山教授积数十年科研、教学及临床经验,在传统针法基础上化裁而出,具有操作简便、感传明显、起效快、疗效高等特点,适用于一切虚劳、瘀滞及寒湿等证。而且,中脘、足三里又分别是胃之募穴和胃经合穴,募穴乃脘腑经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素问“阳病治阴”说明六腑病证多取募穴治疗,《灵枢:“合治内府”,另外,足三里又为四大保健穴之一,二穴配伍有调气和血、补益脾胃、温经通络、导滞化瘀等功效。在脾胃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中,足三里、中脘都被列为首选要穴,使用频率极高。针刺可提高SOD含量,同时降低MDA含量且温通热补针法优于捻补针法(P0?01)。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不同针法的刺激性质和强度不同引起穴下感受器兴奋的强度和类别便有差异,经中枢相同或不同核团整合后,传出信号影响中枢神经递质系统,释放出多种神经递质或激素,在不同水平上同时对多个系统、器官产生影响,才得以使不同的针法产生不同的针刺效果[7]。由于这一过程较为复杂,尚需进一步研究。? 4 参考文献 1 林文注.实验针灸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4:287 2 郑魁山.针刺补泻手法.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89 3 刘良,王建化,邵庭荫,等.大鼠束缚水浸应激性胃溃疡模型的实验控制.中国药理学通报,1988;4(4):246 4 GuthPH,etal.TopicalAspirinPlusHCLGastricLesionintheRat.Gastroenterlogy.1989;76:885 吴灵飞,邓长生.氧自由基损伤与抗氧化剂对急性胃粘膜损伤的防治.武汉医学杂志,1994;18(3):175 6 NishidaK,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