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 身兼革命元勋国学大师.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章太炎 身兼革命元勋国学大师

章太炎 身兼革命元勋国学大师他在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性,最主要是开风气之先,是现代学问的开路先锋之一。 章太炎一直被认为是国学大师,中国传统学问的殿军,结束旧时代的人物。他在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性,最主要是开风气之先,是现代学问的开路先锋之一。他无论在哲学上、社会学上、语言文字学上,以及史学上,都筚路蓝缕,有启山林之功。但同时他又是近世革命的巨擘,1903年苏报案后亡命日本,主编同盟会机?报《民报》,宣传革命,厥功至伟,被目为是与孙中山、黄兴并驾齐驱的“三巨头”。民国以后,他以反袁造禁多年,后又奔走联省自治以重建民国;晚年日本侵华日亟,他又呼吁抗日,参与救国,直至逝世,方死而后已,堪为“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鲁迅语)。 站在时代对面的思想者 章炳麟(1869--1936)字枚叔,因慕顾炎武之为人,曾改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早年在杭州诂经精舍从俞樾学,又尝问业于定海黄以周,谨守古学,以治《左氏春秋》见知于两湖总督张之洞。光绪二十一年(1895)中日甲午战后,他参加康有为、粱启超组织的强学会,次年到上海参与编撰《时务报》,后因不赞成康氏托古改制的变法主张,与粱启超等意见分歧,乃脱离《时务报》,回到杭州,另编《经世报》。光绪二十四年。又应张之洞之约,到武昌参编《正学报》,复因与张氏政见不合,到上海参编《昌言报》。时值戊戌政变,太炎被清廷通缉,逃往台湾,又到日本。 光绪二十六年(1900),太炎返回上海,参加唐才常等组织的“张园会议”。因不满会上提出的“一面挑满,一面勤王”的主张,乃“宣言脱社,割辫与绝”,著《解辫发》以自誓。又遭俞樾指责,著《谢本师》以矢志。此时因再被追捕,复逃往日本。 光绪二十八年(1902),太炎在日本与孙中山等商讨革命事宜。同年回国,在上海爱国学社讲学。翌年,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因宣传革命,被囚禁于上海的“西牢”。三年后出狱,到日本东京,加入同盟会,主持《民报》,撰写文章,“所向披靡,令人神往”。与此同时,又举办“国学讲习会”。鲁迅即为当时来听讲者之一。 辛亥革命之后,太炎回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担任顾问。这期间,曾与张謇等人组织中华民国联合会,后改为统一党。袁世凯任大总统,太炎曾任东三省筹边使。袁世凯杀害革命党人,太炎又从事讨袁活动,被袁氏囚禁。得释之后,于1917年曾任广州护法军政府的秘书长。 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太炎对革命失望,退居苏州,讲学授徒,潜研国故。1936年病逝,终年六十八岁。 “中华民国”的原创者 太炎逝后,鲁迅撰《?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对于太炎生平作了全面的评价。他说:“我以为先生的业绩,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在学术史上还要大。”“我的知道中国有太炎先生,并非因为他的经学和小学,是为了他驳斥康有为和作邹容的《革命军》序,竟被监禁于上海的西牢。”“一九。六年出狱,即日东渡,到了东京不久,就主持《民报》。我爱看这《民报》,但并非为了先生的文笔古奥,索解为难,或说佛法,谈俱分进化,是为了他和主张保皇的梁启超斗争,和献策的吴稚晖斗争,和以《红楼梦》为成佛之要道的蓝公武斗争,真是所向披靡,令人神往。前去听讲,也在这时候。但又并非因为他是学者,却为了他是有学问的革命家。”“民国元年革命后,先生的所志已达,该可以大有作为了,然而还是不得志。”“不久而袁世凯又攘夺国柄,以遂私图,就更使先生失却实地,仅垂空文,至于今,惟我们的中华民国之称,尚系发源于先生的《中华民国解》(最先亦见《民报》),为巨大的纪念而已。”“既离民众,渐入颓唐,后来的参与投壶,接收馈赠,遂每为论者所不满,但这也不过白圭之玷,并非晚节不终。考其生平,以大勋童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人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地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 ?于太炎的著作,鲁迅又说:“革命之后,先生亦渐为昭示后世计,自藏其锋芒。浙江所刻的《章氏丛书》,是出于手定的。大约以为驳难攻讦,至于忿詈,有违古之儒风,足以贻讥多士的吧,先前的见于期刊的斗争的文章,竟多被刊落。”“一九三三年刻《童氏丛书续编》于北平,所收不多,而更纯谨,且不取旧作,当然也无斗争之作,先生遂身衣学术的华衮,粹然成为儒宗。”“战斗的文章,乃是先生一生中最大、最久的业绩,假使未备,我以为是应该一一辑录、校印,使先生和后生相印,活在战斗者的心中的。”?于太炎的全部著作,今有《章太炎全集》。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