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授课纲要.DOC

流行性乙型脑炎;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授课纲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流行性乙型脑炎;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授课纲要

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症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ne,HFRS) 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有66种脊椎动物,我国53种,鼠猫狗免。黑线姬鼠——农村野鼠型出血热;褐家鼠——家鼠型出血热;大林姬鼠——林区。人不是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呼吸道(气溶胶),消化道,接触,母婴,虫媒。 流行特征: 地区性:亚洲为主,我国最重,我省较早(近40年)。老区减少,新区增加。 季节性和周期性: 流行类型:分为野鼠型,家鼠型,混合型。 人群分布:我省以30~50岁青壮年为主,64.8%,农民81.69%,男女1:0.4,巨,绍,台,宁,丽占全省总数的75.74%, 开化,龙泉,新昌,诸几,嵊州,缙云发病率 10/10万 4.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低(5%) 发病机理 病毒直接损伤 免疫作用 免疫复合物损伤(III型),是血管和肾损害的原因。其他免疫损害(I,II,Ⅳ型)。 细胞因子和介质 IL-1,TNF等。 A.休克:第3~7日发生。原发性休克: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容量下降。故称为 “中毒性,失血浆性,低血容量性”休克。 少尿期后的休克称为继发性休克,由大出血,继发感染,补液(水盐)不足致有效血容量不足。 B.出血:血管壁受损,血小板量减少和功能障碍,肝素类物质增加,DIC和继发纤溶抗进有关。 C.急性肾衰:肾血流不足,肾小球和肾小管基底膜免疫损伤、微血栓形成、蛋白阻塞、缺血坏死,肾间质水肿和出血,R-A-S系统激活。 病理解剖 血管 基本病变是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和坏死。 肾 病变最显著,充血,水肿,出血,变性。 心 右心房内膜下广泛出血。 脑垂体及其他脏器 脑垂体肿大,充血、出血、坏死。后腹膜、肝、胰、脑实质、肺、肠亦有病变。 临床表现 潜伏期4~46天,一般1~2周,典型临床表现分为5期,轻型可有越期,重型可有叠期。 发热期:发热头痛象感冒,颈红脸红蛋白尿,腋下粘膜出血点,热退病重尿量少。 发热中毒症状 3~7日,一般小于10天,否则要考虑继发感染。表现为发热象感冒,体温、热程与病情成正比,重症热退病重。中毒症状表现为“三痛”,消化道症状亦可有腹痛,神经系统嗜睡,烦躁,谵妄,抽搐等表现。 毛细血管损害症状 充血、渗出水肿、出血。重者洒醉貌。漪涟波,金鱼眼。抓痕样出血点。 早期肾功能损害 蛋白尿,少尿倾向,肾区扣痛。 2.低血压休克期:第4~6病日,迟者第8~9日,一般持续1~3天,长者6日以上。发热期末或热退时发生。除休克症状外,其他症状加重,顽固性休克时可出现DIC,ARDS,脑水肿,广泛出血,急性肾衰。 少尿期:发生于第5~8病日,短者1日,一般2~5日,长者10日以上。300ml, 50ml. 可继休克后,与休克重叠,越过休克期。要与休克时少尿及肾前性少尿区别。无少尿型肾衰是肾小球受损而肾小管受损不严重所致。表现为尿毒症,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高血容量综合症(体表静脉充盈,脉洪大,脉压差增大,脸部胀满,心率加快)。病情与少尿、肾衰相平衡。 多尿期:第9~14日,短者1日,常为7~14日,长可达数月。为高渗利尿,肾小管吸收功能未复常所致。3000ml为多尿。移行期(500 ml~2000ml),2000ml,氮质血症未改善,症状仍重),多尿后期(3000ml,氮质血症,症状好转,一般4000~8000ml,少数15000ml以上,易继发休克,水电紊乱)。尿量回升突然增多,轻症,500~1000ml后不回升,肾损重,预后差。 恢复期:尿量恢复至2000 以下,精神、食欲基本复常。 分型: T 中毒症状 少尿无尿 休克 尿蛋白 不典型 38℃ 不明显 — — — - + 轻 39℃ 轻 — — — + ++ 中 39~40℃ 较重 有 — 低压 +++ 重 ≥40℃ 严重 5d 2d 有 伴严重出血 危重 ≥40℃ 危重 5d 2d 难治性 严重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与病情相关。第3日起WBC15~30×109/L,亦有50~100×109/L,类白血病反应。初期P增多,4~5日后,M+L%增多,出现异淋。PLT第2日起下降。 尿常规:第2 日起有蛋白尿,一日内变化大,故逢尿必查。第4日有3+~4+,部分有膜状物。可有管型和RBC。膜状物为大量蛋白和脱落上皮、凝血块的凝聚物。 粪常规:OB(+)或黑便。 生化检查:BUN、Cr增高,代酸呼碱多见,血钾发热休克低,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