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讲述青年时期求学工作经历-Gelora45.PDF

温家宝讲述青年时期求学工作经历-Gelora45.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家宝讲述青年时期求学工作经历-Gelora45

溫家寶講述青年時期求學工作經歷 2012-05-30 14:47:43 19 日晚,溫家寶總理在地大自習室與學生們親切握手。 中評社北京5 月30 日電/2012 年5 月19 日晚,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中國地質大學發表 講話,講述青年時期的求學和工作經歷。講話内容如下: 同學們好! 老師們好! 我在北京地質學院學習近8 個年頭。畢業以後,我時常想念我的母校。今天能回到學校看 望大家,覺得像回家一樣,心里特別高興。 先講一件事情,就是晚上《新聞聯播》播發了我們學校登山隊攀上珠穆朗瑪峰頂峰的消息。 我向學校表示祝賀,向登山隊員表示祝賀。 我想,大家一定非常高興。這給我們一個重要的啟示,那就是只要不畏艱苦和挫折,就一 定能夠達到光輝的頂點,這應該是我們的傳統。 一 擔任領導工作以後,我一直沒有忘記對科學的關注,直到最近我還在思考地球科學的發展 方向。上個月,我到冰島考察火山和地熱,在赫利舍迪地熱電站與數十名當地地質工作者和聯 合國大學地熱學院的學生座談,當時我講了我多年思考的地質科學的研究方向。我把它概括為 六點: 第一,地球、環境與人類的關係。如果再大一點,還應該包括天體。 第二,地質構造,特別是板塊運動給地殼帶來的變化。 第三,礦產資源和能源,尤其要重視新的實踐與理論。地質科學要同經濟、社會、環境緊密結 合,主要表現在合理開發、利用、保護和節約資源,實現資源的永續利用。有兩件事情 可能大家注意到了:一是我國地質工作者最近在內蒙古煤田勘探中發現鈾礦與煤共生。 過去我也很關注煤層里經常含有鈾、釷、鍺、鎵、銦這類稀有和放射性元素,但是煤層 中的大型鈾礦還很少發現。二是頁岩氣的發現和開發。應該說我們在這方面起步晚了一 點,在開發實踐上落後了一些。有人說,頁岩氣的開發與利用可能改變世界能源格局。 美國頁岩氣開採已經到了實用地步。一些天然氣很豐富的國家由此感到憂慮。我們國家 具備頁岩氣的儲存和開發條件,但是它的開採技術以及對環境的影響、管道輸送的要求 是很高的。在礦產和能源開發利用的理論和實踐上,不要局限於書本,而要不斷地探索 新的實踐和理論。 第四,地質災害與防治。這已經成為涉及人民利益的重大問題。從汶川大地震到舟曲泥石流, 無一不與地質災害有關。但是有效的預報、預防和治理,我們還差很多。在指揮汶川地 震搶險的過程中,我對此深有體會。在舟曲發生泥石流以後,我又認識到,從甘肅到四 川直至雲南,這一帶由於地質構造等原因造成岩石的崩塌,再加上多年的衝積物堆積, 有許多衝溝都有突發泥石流的危險,必須提早預報、提早防治。 第五,現代科學在地質學的應用。我上大學的那個年代,從大的方面講,地質學的綜合性主要 表現在地質學與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等的結合,地質勘查工作運用遙感、測試、鑽探、 掘進等技術手段。現在看來不夠了,它要涉及天體、地球、環境、生物的變化和相互作 用以及信息、航天、海洋、生命等現代科學技術的應用。 第六,地質科學要開發新的領域。過去講微觀,小到原子、分子,現在不夠了,要研究粒子。 過去講宏觀是由地殼到地球深部,現在也不夠了,宏觀要研究天體,大到宇宙。過去講 古生物只研究環境對生物的影響,現在還要研究生物對環境的影響。人、環境、地球、 天體構成一個整體。因此,我主張地質學專業要開一些新的學科,比如氣候學,特別是 古氣候學。劉東生老師在研究黃土成因的時候就大量利用氣候學的原理。他對我講,當 時西南聯大地質專業的課程中就有氣候學這門課。 我之所以跟大家講這麼多,就是想說明只要有地球存在,只要有人類存在,只要人類在發 展和進步,地質學就不會枯竭。地質學不是一門簡單的科學,而是一門深奧和博大的科學。有 志的青年們要為這門科學而獻身,利用這門科學為祖國和人民造福。 二 我是1960 年進入大學的,在學校期間就很熱愛地質科學。除了書本知識以外,我曾鑽研 過河流走勢的變化和它的力學原理,還研究過磷礦,特別是北方磷礦的成因。那不是老師布置 的,是我課外涉獵的。我上大學時,構造學主要是地槽—地台學說。工作以後,自己開始研究 地質力學。當板塊學說出來以後,我又努力學習板塊學說。我覺得一個科學工作者,思想應該 是開放的,而不應該是禁錮的。他只承認規律和真理,而不屈服於任何權威。一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