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5课《孙权劝学》 liu
孙权劝学; 司马光,宋代史学家、散文家。字
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省)人。
家居涑水乡,人称涑水先生。晚年自
号迂叟。卒谥文正,追封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仁宗宝元二年(1039)进士,宋神宗即位,诏为翰林学士,以不善骈文坚辞不就,乃任御史中丞。熙宁三年(1070),神宗和王安石开始变法,司马光因政见不合,自请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15年,绝口不论政事,致力于编写《资治通鉴》。哲宗元年(1086),起任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尽废新法。当政八月而卒。;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讫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历时19年完成。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它体例谨严,结构完整,取材广泛,对史料取舍慎重,考证详密。其中像《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成为历史散文的名篇。《资治通鉴》的文字质朴简洁,叙事清晰,文笔流畅,生动形象,有文学色彩,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战争场面的描写,历来为人们所推重。 ;多层次朗读;用两分钟的时间初读课文,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自读感知 合作探究; 初,权谓吕蒙 曰:“卿今当
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 当涉猎,见往事 耳。卿言
多务,孰 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
有所益。”; 蒙乃 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
蒙论 议,大 惊曰:“卿今者
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
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
晚乎!”肃遂 拜蒙母,结友而别。
;你掌握了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
蒙乃始就学
见往事耳。
及鲁肃过寻阳
孰若孤
非复吴下阿蒙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用自已的话复述故事大意。;译文;朗读品析:小组讨论孙权的这几句话应该用什么语调,语速,读出什么情感来?以符合人物身份,达到规劝目的.讨论完后试读.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孙权是如何劝说的? 他为什么要吕蒙读书呢?
孙权给出吕蒙怎样的读书建议;孙权的劝学顺利吗?吕蒙对孙权劝学经历了怎样的态度变化?;课文解读 合作探究;文中是如何表现吕蒙学有所成的?
;
不可不学(必要性)
孙权:劝学 涉猎、见往事(方法,目的)
孤常读书(现身说法)
吕蒙: 辞学——就学
鲁肃: 大惊——结友;试分析本文的三个人物形象?;吴下阿蒙:;总结反思 拓展延伸;分角色表演情景剧,体会人物形象 :;拓展;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
(1)泌少贫 (2)昼日斫屐为业
2、翻译。
光斜则握卷升屋
译文:
3、读了这则短小的文言文后,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答:
4、发散思维:你还知道哪些古人勤学成才的名人故事?
;比较阅读; 子???受教 《说苑》
孔子谓子路曰:“汝何好?”子路曰:“好长剑。”孔子曰:“非此之问也。请以汝之所能加之以学,岂可及哉!” ……子路曰:“南山有竹,弗揉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又何学为乎?”孔子曰:“括而羽之,簇而砥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哉!”???????????????? ; 师旷劝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公曰:“善哉!”;拍;吕蒙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