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第一部分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组成、结构与热力状况(大纲版)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结构和热力状况
一、选择题
美国宇航局2009年2月11日称,美国1997年发射的一颗卫星(铱33),在美国东部时间10月11时55分,与俄罗斯一颗 1993年发射的、现已报废的卫星相撞,地点位于西伯利亚上空,相撞时轨道高度约790 km(在空间站上方),倾角74°;这是历史上首次卫星相撞事故。据此回答1~3题。
1.卫星相碰事故发生时,对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说,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
A.太阳辐射接近一天中最强烈时 B.气温仍在逐渐降低
C.对流层中对流运动显著 D.影响了我国的无线电短波通讯
解析:事故发生在美国东部时间11时55分,此时北京时间(早13小时)是次日的0时55分,正值午夜时分。A、C两项叙述错误。此时气温仍在逐渐降低, 至黎明前后达到一天中的最低值。对无线电短波通讯造成影响的是太阳活动扰动电离层,卫星相撞不会对此有影响。故选B。答案:B
2.关于卫星相碰地点的正确叙述是 ( )
A.气温很高 B.有大量电离层 C.大气密度很小 D.臭氧含量最多
解析:卫星相碰时轨道高度约790千米,属于高层大气,空气稀薄,密度很小,气温低。臭氧层位于平流层,电离层高度在80~500千米高空。答案:C
3.1997年美国发射铱33卫星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卫星依次穿越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电离层
B.卫星在穿越大气过程中,气温越来越低,最后进入宇宙空间
C.卫星在穿越大气过程中,运动方向发生偏右现象
D.卫星在穿越大气过程中,大气密度由大到小,气压越来越低,最后进入宇宙空间
解析:A项中电离层属于高层大气;B项中卫星在穿越大气过程中,气温越来越低的叙述错误;C项中卫星垂直运动不会发生偏右现象;只有D项正确。答案:D
4.(2009·上海高考)2008年初的雪灾与大气的逆温现象有关。逆温是指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的现象。下列四图中表示近地面逆温现象的是 ( )
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分析可知,近地面大气存在逆温现象的为A和D项,D项气温分布与大气垂直分层的气温变化规律不符,故选A项。答案:A
下图表示某一时刻地面(a线)和大气上界(b线)的太阳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据图完成5~6题。
5.形成图中a、b两线太阳辐射强度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 )
A.正午太阳高度 B.大气状况 C.地面状况 D.人类活动
6.人类大量燃烧煤炭,会使 ( )
A.①部分增大 B.②部分缩小 C.③部分增大 D.③部分缩小
解析:大气上界的辐射强度高于地面,是因为没有经过大气的削弱;由图可知①为紫外区,②为可见光区,③为红外区,大量燃烧煤炭,造成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吸收红外长波辐射,故使留在大气中的红外线增多。答案:5.B 6.C
(2010·杭州联考)9月中旬,浙江地区一般进入秋季(如果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则被认为进入秋季)。读杭州2008年9月中下旬几日的天气状况表,回答7~8题。
日期
15日
16日
17日
18日
19日
20日
21日
22日
23日
24日
最低气温
23℃
23℃
24℃
25℃
26℃
27℃
28℃
28℃
28℃
25℃
最高气温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8℃
30℃
天气
多云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阴
风力
弱
弱
弱
弱
弱
弱
弱
弱
弱
较强偏北风
7.2008年9月15~23日,杭州日温差的大致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 )
A.日温差降低、天气状况 B.日温差增大、地面状况
C.日温差增大、风力状况 D.日温差增大、天气状况
解析: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减去最低气温即为该日的日温差。通过计算可知,该段时间日温差增大;影响日温差变化的因素为天气状况。答案:D
8.2008年9月24日,杭州地区 ( )
A.气温变化与风向、风力无关 B.大气的保温作用和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C.开始进入秋季 D.阴晴变化与副高北移有关
解析:从表格中可以读出9月24日杭州地区天气转阴,风力加强,阴天大气的保温作用和对太阳辐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议国际航运企业经营中外汇风险和其防范.doc
- 浅论生物多样性和泰安绿化植物选择.doc
- 浅谈x镇发展低能高效食用菌产业思考和对策.doc
- 浅论一个想要创办小企业人应当具备创业思想与素质.doc
- 浅谈企业存货舞弊主要形式和治理方法.doc
- 浅谈农村健身器材对村民锻炼意识影响.doc
- 浅谈初中生创新活动选题.doc
- 浅谈初中英语和高中英语差异和衔接.doc
- 浅谈印巴关系与克什米尔争端.doc
- 浅谈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问题.doc
- 2011年高考一轮复习同步练习第一部分第四章第三节河流地貌发育(新人教).doc
- 2011版校准与测量能力(CMC)表示方式应用指南.doc
- 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二1-1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ppt
- 2012-4-1819-心脏损伤标志物和肾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查.ppt
- 20121019材料作文讲评--紫藤花和牵牛花.ppt
- 2012-2013年信息较全日历.doc
- 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因概念(新人教必修2).ppt
- 2012上海春天最美丽地方——上海鲜花港.doc
- 2012全国各地市中考数学模拟精品分类1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doc
- 2012初中生物复习人生活需要空气.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