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衡阳县紫色砂页岩山地改造方式探讨
衡阳县紫色砂页岩山地改造措施初探
(刘文端 杨爱国 衡阳县林业局)
摘要:为了寻求治理紫色砂页岩山地水土流失、快速改善紫色砂页岩地区生态环境的理想路子,我们在总结衡阳县建国以来对紫色砂页岩山地治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对紫色砂页岩山地进行绿化改造的工作实践,探讨出改良利用紫色砂页岩山地的系列新措施。
关键词:紫色砂页岩 治理 绿化
衡阳县地处湖南省中部偏南。紫色砂页岩山地面积大,分布广,物理风化强烈,土层瘠薄,水土流失严重。全县现有紫色砂页岩无立木山地14万余亩。其中耕作旱土8.4万余亩,占60%以上。因此,改造和利用紫色砂页岩地是衡阳县退耕还林工程的重点所在,是恢复生态平衡,振兴衡阳经济的当务之急,对于整治国土,防止水土流失,显得更为重要。
1 紫色砂页岩地的基本情况
衡阳县紫色砂页岩为不同地质时期的紫色砂岩和紫色页岩,分布在全县11个乡镇,集中在蒸水中下游沿岸地段。按发育年代和表土钙质淋溶程度分为石灰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酸性紫色土三个亚类。紫色砂页岩吸热性强,昼夜温差大,易受热胀冷缩影响而物理分解,剥落形成碎屑状物质,尤其在高温多雨季节,这种物理风化更为强烈。紫色土自然肥力较高,磷钾等含量丰富,但缺乏有机质,含胶结物质少,结构疏松,蓄水、保水力弱,容易流失。(当地流行的一句顺口溜:“天晴一把刀,落雨一锅糟。”恰是紫色砂页岩土特性的真实写照。)加上人为不合理利用土地,滥砍乱伐,盲目毁林开荒,导致天然植被受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尤为严重。由此造成了生态性灾难、农业减产失收。全县许多紫色页岩地区已形成三灾(水、旱、砂)、五缺(木、油、燃、肥、饲)的局面。
2 改造与利用紫色砂页岩地的历程
建国后,在县委政府的带领下,大力开展了治理紫色岩的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县已改造和利用紫色页岩20万余亩,营造人工林12.3万亩,其中刺槐4.3万亩,乌桕2万余亩,其它各种经济水果林0.5万余亩。
60~70年代,我县原六塘、木口、西渡、英陂、呆英岭、台源、大胜、赤石、渣江、官陂等乡镇掀起了爆破撩壕,客土造林的高潮,都不同程度地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变了自然面貌,促进了农业的高产稳产。原六塘乡1968年以来,撩壕客土造林4511亩,占全乡紫色页岩山地总面积51.6%,据测定每年拦截河沙6153吨。节约挑沙用工5875个,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该乡尤茀村70年代开始对紫色岩进行改造,造刺槐481亩,现已全部郁闭成林。据1981年资源普查测定,平均每亩有立木蓄积3.2m3,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增加了群众的用柴和烧柴,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群众拍手称赞。官埠乡白马村昔日光山秃岭,今日绿树成荫。木口乡70年代“万炮齐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县又掀起改造紫色页岩的热潮,每年以2万亩的速度改造紫色页岩,大造红枣、刺槐、墨西哥柏、中山柏、柑桔、草木樨、黄荆条、紫穗槐等树种,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原长安乡1987~88两年共造红枣8000余亩,墨西哥柏2000余亩,红枣大部分已开始投产。长安乡老安村1987年在紫色页岩石山上营造墨西哥柏500多亩,目前已绿树成荫。原大胜乡悦来村1986年造红枣700亩,现已全部挂果。该村农民屈家唾,年均产鲜枣8000余斤,年收入3000余元,人平收入600余元。白水乡林场1986年在紫色土营造中山柏,长势旺盛,绿树葱葱。1987~89年全县紫色页岩大面积引进香草木樨,获得成功,面积达50000余亩,提高了紫色页岩地区的植被覆盖。对保持水土、改良土壤,为造林创造了条件。经省有关专家鉴定,荣获省级科研成果二等奖。官埠乡白马村在紫色砂页岩上营造国外松,获得大面积成功。官埠乡林场、呆英岭园艺场在紫色页岩上种柑桔都收到了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上世纪末与21世纪初,衡阳县又大搞龙须草基地建设,先后在长安、演陂、西渡、栏栊、台源等乡镇紫色砂页岩山地上发展种植龙须草,现已形成规模,每亩可增加农民收入1500元,同时极大地减少了该地区的水土流失。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又在龙须草基地中栽植苦楝、柏木等耐旱树种,形成了林草结合的造林模式。如西渡镇的保安村、正大村、栏栊的均陂村、台源的爱民村、石市的塔山村等紫色砂页岩地现今林草长势喜人。该方式对紫色砂页岩山地的改造收到了良好的生态与经济效益。
3 改造利用紫色砂页岩地的方法与措施
紫色砂页岩是衡阳县十分重要的土地资源。改造和利用紫色砂页岩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是我们造林绿化、改善生态环境面临的“拦路虎”。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过硬的措施。
改造利用紫色砂页岩必须以保护和恢复植被为目标,采取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的配套方法,实行综合治理分类改造。
3.1 因地制宜,全面规划。
紫色砂页岩分布集中、面积大,海拔一般在60~150米之间,坡度平缓,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