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冷灸法11
冷灸11法
冷灸法冷灸法,亦称天灸法、敷灸发泡法、无热源灸法。是指用某种或几种对皮肤有剌激作用的中药或草药作成适当的剂型涂抹或贴敷于穴位或病所。通过刺激肌表使之充血发泡而达到类似灸法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此法最早的记载可追溯到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虫元见于……以蒯角印其中颠”,指用芥子泥贴头顶中央治病的冷灸之法。天灸法一词,则见于《针灸资生经?卷三》:“乡居人用旱莲草椎碎,置在手掌上一夫,当两筋中,以古文钱压之,系之以故帛,未久起小泡,谓之天灸,尚能愈疟”。本法与穴位敷贴疗法相似而有区别,后者虽亦同为敷贴穴位,但不使局部穴区充血发泡。
漆灸【概 述】 漆灸法,源于民间,在古籍中未查见。它是采取叩剌加上有色药物敷灸而达到治疗目的一种疗法。因治疗后局部可出现色斑,故名漆灸。本法具有针药双重作用,其中,麝香等药物有辛温开窍、通络散瘀之功效,精墨有收敛止血作用,再加上酸温活血之醋和七星针叩刺皮肤,令药气直达病所,从而使痹阻的气血得以畅行,达到益气活血通络的目的。本法临床应用的地区尚较局限,报道的资料也不多,仅供读者参考。【操作方法】 灸药制备取适量陈醋倒入砚池中,其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麝香、樟脑及蛋清少许,用精制香墨研磨成均匀糊状,以滴在纸上不易散开为度,然后倒入容器中密封备用。具体操作常规消毒所取穴位,用棉签蘸取灸液分别点敷穴位,然后用特制七星针(一般可用0.45mm~0.5mm规格的不锈钢针灸针焊制而成)叩刺所点敷的穴位,要求叩剌力量适中,部位准确,叩刺次数为5~7次。每日或隔日1次,穴位可轮流选用。7~10 次为一疗程。【主治病证】 漆灸法主要用于陈旧性损伤、瘀血内阻、风湿疼痛等病证,对临床上较棘手的腕管综合症、跟骨骨刺、膝关节软组织损伤等亦有较好的疗效。【注意事项】 1.应用本疗法时,必须注意针具和皮肤的严格消毒,防止 HYPERLINK /jibing/ganran.htm \t _blank 感染的发生。2.面部及其它体表易暴露的部位不宜用本法。【病案举例】 张××,女,57岁,1995年2月15日就诊。主诉:有足跟疼痛半年余,以晨起及休息后疼痛明显。曾局封三次无明显疗效,反而疼痛面积增大;后行跟骨骨刺铲除术疗效仍不佳。查体:足跟底及前内侧等多处明显压痛。中医诊断为跟痛证。漆灸时除局部取穴(阿是穴)外另加患肢双侧膝眼,治疗1次痊愈,随访一年无复发。【主要参考文献】[1]吴金星。漆灸疗法的临床应用??针灸临床杂志 1996;12(7、8):80。
冷点灸 【概 述】 冷点灸法也是冷灸法之一。它是应用某些对皮肤有剌激性或腐蚀性的矿物类药物,点敷穴区产生类似灸法的作用。本法源自民间。近年来,通过针灸工作者的发掘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只要应用得当,对不少病证有较为确切的疗效。冷点灸的方法较多,本节只介绍二种,供读者参考。【操作方法】 灸药制备(1)白吊:本品为水银、朴硝、铜绿、明矾、食盐、煅石膏煎炼而成。性辛寒,有毒,为攻毒杀虫、散结祛腐之品。(2)白降丹:本品由朱砂、雄黄各6g、水银30g、硼砂15g,火硝、食盐、白矾、皂矾各45g加工而成的白色晶片状药粉。具体操作(1)白吊:治疗时取白吊,用冷水调成厚浆糊状,点敷在所定穴位处,直径0.3cm,以红纸膏药封贴固定。敷贴6小时后患者开始感觉局部灼痛,后2日内疼痛逐渐加重,第3日起敷贴处红肿起泡,第5日后溃破、流脓血水。揭去膏药,用生理盐水将创面洗净,更换红纸膏药敷贴(或用消毒纱布复盖)。初起每日换药1次,待脓净后隔日换1次,直到创口结痂,脱落后愈合。不需用任何药物,疗程1个月。灸时间以夏季最宜,患者衣着单薄,便于冷灸时敷贴和灸后的敷料更换(2)白降丹:将骨针敷上白降丹粉少许于所取穴位,再蘸上等白酒使药粉湿润为度,外盖小膏药。一般冬春4~6小时,夏秋2~4小时,即有灼热疼痛发泡,2日后揭去膏药,用针挑破脓泡。每日更换小膏药直至结痂愈合。1日为1疗程,从经到结痂愈合需3~4周。一般轻者1~2疗程,重者则需5~6疗程。【主治病证】 本法适用于风寒湿痹,坐骨神经痛,急慢性 HYPERLINK /jibing/guanjieyan.htm \t _blank 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陈伤、颈椎病、腰椎增生、强直性脊柱炎、坐骨神经痛、肱骨外上髁炎、肩周炎等病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注意事项】 1.白吊或白降丹对肌肤有腐蚀作用,要严格遵照操作规程。2.应用本法可出现局部疼痛、发热,属正常反应。如发现过敏,见全身红肿瘙痒反应者,慎用。3.注意选穴不宜过多,每次3~5个。4.忌食猪头肉、羊肉、雄鸡肉、鱼腥、臭腐乳、葱菲大蒜、辛辣酸味等食品。【临床应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