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教学围墙的内与外.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阅读教学围墙的内与外

有效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刘 雷 2014年7月6日 * 第四学时 问题1 老师的问题:是“桥”还是“墙”? 经过调查发现,课堂上学生不敢提问,不会提问的现象普遍存在,偶尔有学生提问,也只是局限在对字、词理解上,极少有人提出有创造性的或引人深思的问题。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课堂上多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跳不出老师思维的圈子,禁锢自己的个性发展。我们都来问问自己? 一、教师践行的是否还是一种行为主义学习观 二、教师的问题是否注重了艺术性、逻辑性、忽略了学生的阅读心理 三、是否剥夺了学生问的权利,将学生牢牢掌控在教师的问题中 四、问题是不是从教师的角度提出的,看不出学生的实际状况 第五学时 问题一 老师的问题:是“桥”还是“墙”? 我们可以这么做 一、正确认识和利用教师的问题 1、依据学习进程,利用问题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引向深入,最终解决问题 2、将疑难问题化为成小的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 3、利用反问、追问等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思考 4、老师的问题还能起到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推动学生的作用 二、教师应该问什么样的问题,如何问 三、教师的提问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特点 第六学时 问题二——如何问:缘何游离于问题教学之外? 提问、不敢反问、不勇于挑战权威成了为什么不善我们学生的共同特征?我们的学校,为什么只教“学答”,而不教“学问”?我们的考试评价标准为什么只有“答”的标准而无“问”的标准?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不引发学生“问”的兴趣,反而用“答”来伤害学生“问”的兴趣? 让我们都来问问自己: 一、学生的提问是否忽视了效率和效果的统一 二、是否多了些自问、逼问,少了些启发、引导 三、是否缺乏对小学生提问心理的关注 ①教学气氛太严肃,学生对教师产生敬畏感,不敢提问题; ②学生不懂得该如何提问题; ③部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不足,总担心提出的问题会被同学和老师嘲笑,不愿提问题。 第七学时 问题二——如何问:缘何游离于问题教学之外? 我们可以这么做 一、教给学生自问策略 1.运用问题训练单。 2.设置问题情境,规定条件,迫使学生互相提问题,互相激发。 二、引导学生依据课文的内容及学习要求进行提问 三、按学生的实际进行提问能力的培养 1.学段不同,训练的侧重点不一 2.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尝试提不同屡次的问题 四、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积极的评价,以此来激发、提高和巩固学生的提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给予及时的、积极的反馈。 五、教师可以和学生交流自己提问的策略 第八学时 问题3——朗读:是不是老师发出的简单指令? 如何做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朗读的重要作用呢?让我们都来问问自己: 一、朗读教学的处理是否简单化了 1.朗读功能的认识与把握的简单化 2.文体处理的简单化 3.朗读方法的简单化 4.朗读评价的简单化 二、有没有顾及到各学段儿童朗读的心理特点 对于初学阅读的儿童来说,朗读是理解课文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这时候几种器官的相互关系是“眼(看到文字)——口(读出声音)——耳(听到声音)——脑(理解文字的意义)。中高年段的儿童,具备了一定阅读经验,几种器官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眼(看到文字)——脑(理解文字的意义) ——口(读出声音)——耳(听到声音,进行矫正),这时候耳的主要作用是反馈和监控。教师对朗读的指导也要随着上述变化而变化。 第九学时 问题3——朗读:是不是老师发出的简单指令? 我们可以这么做 一、认识朗读的作用,利用朗读的多种功能,充分发挥朗读的效力 从语文教学心理学的角度讲,朗读的心理作用有如下几点。 1.朗读能稳定儿童阅读时的注意 2.朗读能帮助儿童理解阅读材料 3.朗读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增进对文字的鉴赏力 4.朗读有助于对课文的记忆 二、按年段特点和文体需要分配朗读任务,处理好朗读与默读等其他阅读方式的关系 三、结合小学生朗读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有侧重地进行训练 1.分析阶段。2.初步综合阶段。3.分析——综合平衡阶段。 四、老师的指导和评价需结合起来 需注意的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要针对学生的差异,以鼓励为主。 第十学时 问题4——“分段”、“归纳段意:能不能因噎废食?” 对于“分段”、“归纳段意”还教不教等一系列问题,我们都来问问自己 一、有没有领会“课标”中关于“分段”、“归纳段意”的课改实质? 二、是否对分段、归纳段意的训练意义及其训练目的有明确认识 三、是不是缺乏正确知识观的引导 四、是不是两种教学观——即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和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教学观,产生了冲突 五、是不是混淆了两种学习观 六、是不是对教育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