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民间说唱和小戏.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9章民间说唱和小戏

第十章 民间说唱和小戏 民间说唱和民间小戏是当代最贴近生活,最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千百年来在最广泛的地域由最广大的民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活跃在乡村的田间地头和城镇的地摊茶社。尽管新中国建立后,它已经登上了大雅之堂,走上了电视舞台;但是绝大多数的说唱曲种及其艺术活动仍深深扎根于最广大的乡村城镇,是以中下层民众为服务对象的民间文艺形式。 第一节 民间说唱 (一)、定义 民间说唱是以口头叙事为基础,以说唱艺术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民间文学样式。有些论著称之为“曲艺”和“民间曲艺”。 民间说唱在表达方式上主要是一种口头叙述体的艺术形式,艺人以口头语言为主要表达工具,说唱是口头叙述的具体形式和手段.说和唱作为同一种叙事艺术的两种表达形式,在相互关系上,说是根本,唱是说的变形和延续,是说的音乐化形式,所以,民间说唱主要是一种叙事性的说话艺术,说唱不是说与唱的简单相加.而是以说话为根本的有机统一体. 二、民间说唱的源流 我国民间说唱历史悠久,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传统。 1.先秦时期的倡优(又称俳优)表演可以说是民间说唱最早的萌芽,《礼记》、《国语》、《左传》都有记载,《史记·滑稽列传》中专门记载了优孟几位俳优善于调笑,用戏谑形式向统治者进谏,带有一定的滑稽表演因素。 1957年在四川成都天回镇汉墓出土了汉代“说书佣”一件,1979年在扬州胡场一号西汉墓中出土了木质“说书佣”两件。这几件说书佣神态逼肖,风趣形象,表明汉代在保留滑稽表演的同时已逐步向说书艺术迈进。 2.到了唐代说唱艺术正式形成。寺庙里和尚用来宣讲佛法经文的“变文”,可以说是民间说唱的直系祖先。为了吸引善男信女,“变文”讲经说法采取韵散结合的方法,有说有唱,图文并茂。除了讲唱佛经外,后来也用它演唱历史传说或民间故事,如敦煌石窟中发现的变文,就是唐至宋初“俗讲”的话本,其中的代表作有《伍子胥变文》、《李陵变文》、《王昭君变文》、《孟姜女变文》等,它们直接影响了宋代的小说和讲史。 3.说唱艺术至宋代进入了繁荣期。 商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都市的繁荣,出现了一批专业艺人,并且有了专门的表演场所“勾栏”和“瓦舍”,各种说唱活动十分活跃。北宋的“诸宫调”、“合生”、“商谜”、“说诨话”,南宋的“像生”、“杂扮”、“陶真”及各种杂曲小调相当盛行。 南宋诗人陆游诗《小舟近村三首》之三记述了宋代鼓书艺人的活动:“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唱蔡中郎。”从中可以见出鼓书艺术的流行。 4.新中国的成立,迎来了民间说唱发展的春天,它以其短小灵活、深刻有趣等特色吸引着广大民众。进入新时期后,我国曲艺团体走出国门,到不少国家进行友好访问演出,受到外国观众的欢迎。这说明我国的民间说唱正在走向世界,成为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传统的民间说唱面临着新的考验。随着影视、网络等媒体技术的发达,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要求发生了变化,民间说唱逐渐丧失了传承与发展的传统土壤。同时,传统说唱艺术由于艺人的断层面临着没落的危机。如何在现代社会将传统的民间说唱艺术发扬光大成为保护我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任务。 三、民间说唱的分类: 民间说唱遍及各地区各民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大约有三百余种。如此众多的说唱曲种,如何分类,说法不一。我们参考有关的研究成果,按照民间说唱的内容和形式的不同,把民间说唱分为唱故事、说故事、说笑话三个类别。 1、唱故事类 所谓唱故事,指这类作品的故事情节主要是采用以唱为主的韵文形式表现出来。 其中有腔有调、有辙有韵,并有鼓板丝弦等乐器伴奏的称为演唱体,包括大鼓、渔鼓(道情)、弹词、坠子、琴书、好来宝(蒙古族)、大本曲(白族)、甲苏(彝族)、八角鼓(满族)等;好来宝 鼓词 无乐器伴奏,只击节吟诵,具有一定音乐性的称为韵诵体,如山东快书、天津快板、金钱板、(傣族)、哈巴(哈尼族)等。 无论是演唱体,还是韵诵体的民间说唱,大都是从民歌、小调、民间曲牌发展演变而来的。内容上,以反映广大民众的现实生活为主,有的表现历史题材,讴歌农民起义,揭露旧社会的黑暗,如《长坂坡》、《闹荆州》等;有的抨击封建礼教,表达人们追求婚姻自主的美好愿望,如《小两口抬水》;有的则表现民众的诙谐情趣,洋溢着喜剧色彩,如河南坠子《偷石榴》。形式上,唱故事类往往篇幅不长,唱词有的以精炼明快取胜,有的以细腻刻画见长,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山东快书的内容及艺术特点 又称竹板快书、滑稽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