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_构件与机构的静力分析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和公理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和公理 刚体和力的概念 刚体 在力的作用下,其物体内部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 刚体是静力学中对物体进行分析所简化的力学模型 力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 力对物体作用效应 外效应: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内效应: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力是矢量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线 力的单位:牛[顿](N)或千牛(kN) 分布力和集中力 力系 合力: 若一个力和一个力系等效,则这个力就称为该力系的合力;力系中的每个力就称为力系的分力; 将一个复杂力系简化为一个简单力系或一个力的过程,称为力系的简化。 平衡 定义: 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建立在地球上,并相对于地球不动的参考系称为惯性参考系。 平衡力系: 一个物体受某力系作用而处于平衡,则此力系称为平衡力系。 力系成为平衡力系而需要满足的条件称为平衡条件。 静力学基本公理 公理一: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 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力,合力的作用点仍作用在这一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确定。 矢量表示法:FR=F1+F2 静力学公理二、三 公理二:二力平衡公理 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重合。 矢量表示法:F1=-F2; 静力学公理四 公理四:作用与反作用公理 任何两个物体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着同一条直线,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对象 1.2 构件的受力分析 §1.2.1 约束与约束反力 §1.2.2 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约束与约束反力 定义: 自由体(非自由体):位移不受(受) 限制的物体。 约束:对非自由体的某些位移起限制作用的周围物体。 约束力或约束反力:约束作用于被约束物体上的力。约束力的方向总是和所能够阻碍的位移方向相反。 主动力:使物体运动或有运动趋势的力,也称载荷。 被动力:由主动力的作用引起的作用力,通常是指约束反力。 约束与约束反力 约束的分类 柔索约束 光滑接触面约束 光滑圆柱铰链约束 球铰链约束 柔索约束的特点: 只能受拉,不能受压。 只能限制延约束的轴线伸长方向 本书柔性约束力用 FT或T表示 常见的柔索约束:绳子、皮带、链条等 光滑接触面约束 光滑面: 限制接触点法向运动 光滑圆柱铰链约束 固定端 性质特点: 限制了平面内可能的运动(移动和转动)。 二力体 两端有铰且自重不计的拉杆或压杆。 二力体对被约束物的约束力的作用线与二力体所受两力作用点的连线重合。 拉杆的约束力是拉力;压杆的约束力是压力。 受力图 绘出受力体(被分析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的示意图,称为该受力体的受力图 画受力图步骤: 取分离体-----画出所分析物体的分离体 画主动力---画出该物体所受到的所有主动力 画约束力----根据约束的性质画出约束反力 举例: 例1 重量为G的均质杆AB,其B端靠在光滑铅垂墙的顶角处,A端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点D处用一水平绳索拉住,试画出杆AB的受力图。 例2 (略)画AB梁的受力图。 1.3 平面机构力的计算 力矩 力对物体的运动效应,包括力对物体的移动和转动效应,其中力对物体的转动效应用力矩来度量。 力矩是力对物体的转动效应的度量 力矩的表示 力矩的矩心、力臂 大小、转向、作用面 正负号规定 右手螺旋法则 量纲单位: 牛顿.米[N.m]或千牛.米[kN.m] 合力矩定理 力系中合力对一点的矩,等于力系中各分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 设某力系为Fi(i=1,2,…n),其合力为FR,根据以上理论,则有表达式: 例1 圆柱齿轮如图,受到啮合力Fn的作用,设Fn=1400N,齿轮的压力角α=200,节圆半径,r=60mm,试计算力Fn对轴心O的力矩。 力偶 定义: 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共线的平行力组成的力系称为力偶。 力偶的表示法 书面表示(F,F’) 图示 力偶矩 大小 正负规定:逆时针为正 单位量纲:牛米[N.m]或千牛米[kN.m] 力偶的基本性质 力偶的基本性质 力偶无合力 力偶中两个力对其作用面内任意一点之矩的代数和,等于该力偶的力偶矩 力偶的可移动性:(保持转向和力偶矩不变) 力偶的可改装性:(保持转向和力偶矩不变) 力偶的等效 平面力偶系 合成 平衡 1.4 平面力系 力的平移定理 作用在刚体上某点的力,可以平移至刚体上任意一点,但同时必须增加一个附加力偶,该力偶的力偶矩等于原力对该点之矩。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 设平面任意力系如图所示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续) 如图 主矢FR’和主矩Mo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 平衡条件 主矢为零:FR’=0 主矩为零:Mo=0 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子课件-《理解与表达》(第一课训练一整体感知与关键信息)-4.pptx VIP
- ppt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pdf VIP
- FANUC PMC信号地址汇总表.pdf VIP
- 仓储管理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及答案.pdf VIP
- 【2025秋】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 GB/T 37356-2019 色漆和清漆 涂层目视评定的光照条件和方法.pdf
- GB 55014-2021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pdf
- 2025年迷迭香酸行业洞察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趋势预测报告.docx
- 城市规划概论_课件.ppt VIP
-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BurpSuite的应用.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