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十五章 不当得利之债
第二十五章 不当得利之债; 第一节 不当得利概述;;;一、不当得利的概念;由于该项利益的取得缺少法律上的根据,且其取得系建立在他人受有损害的基础上,依照法律规定,利益的享有人应当将该项利益反还于受有损害的人。这就在当事人之间发生不当得利之债。
其中,没有合法根据而取得利益的一方当事人称为受益人,负有向对方返还不当得利的债务;受有损害的一方称为受损人,享有请求受益人返还不当得利的债权。
;;二、不当得利与相关制度; 第二节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一、 一方获得财产上的利益;于下列情形,乙是否受有不当利益:
(1)乙未经甲的同意,拍摄甲的泳装照片,作为杂志的封面女郎,杂志畅销,获巨利。
(2)丙误以甲所有的肥料施于乙的土地。
(3)甲以拾得的100元还了欠乙的债务。
(4)甲雇人耕田,雇工误耕了乙的数亩待耕之田。
;(一)财产或利益的积极增加;;(二)财产或利益的消极增加;二、另一方受有损害 ;;三、一方的获益与另一方的受损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受损人的损失与受益人的受益之间的关系,可作如下说明:
(1)范围不必相同。
(2)标的物的形态也不必相同。
(3)时间上也不必相同。 ;;四、获得利益及利益受损均无合法根据;受益人之所以不能永久保持其所取得的利益,就在于其利益的取得没有合法的根据。
一般而言,利益的取得具有法律上的依据或者具有合同上的权利,可以认为其有合法根据。 ;第三节 不当得利的基本类型;一、给付不当得利;(一)给付不当得利的概念;(1)自始欠缺给付目的
如甲向乙书局购某书,价金1000元,不知业已付款仍至邮局划拨汇款。 ;(2)给付目的嗣后不存在
如甲赠乙某屋,并办理登记,约定乙移民外国时应返还之,不久乙移民巴西。
又如甲向乙订购建材,乙交付部分建材后,甲支付部分价金。甲与乙因建材是否合于规格发生争议,合意解除契约。 ;;;;二、非给付不当得利;(一)基于受益人行为发生的不当得利 (权益侵害不当得利)
基于受益者的行为而发生的不当得利,主要指侵害他人权益而发生的不当得利.
甲委托乙保管汽车一辆,在保管期间乙擅自出租给丙,乙向丙收取租金。;;;;;第四节 不当得利之债;一、不当得利之债的主体;二、不当得利返还的客体;;;三、不当得利返还的范围;1、A从B处购买一批货物,当时未发现多出货物,后来B在清算时发现多付给了A货物若干,但A已经把这些货物全部送给了其弟C。
2、A拾到B遗失的800元,请客吃饭消费一空,问B能否请求A返还?
3、A系B公司的长期客户,于春节收到B公司所寄的洋酒5瓶,误认为是馈赠,取出2瓶饮用,后来,B公司发现寄送错误,要求A返还,A拒不返还,后来把剩余的3瓶与朋友共饮。其间的法律关系如何?;(一)善意受益人的返还范围;法律之所以对善意的受益人给予照顾,在于不当得利制度不以补偿受损人的损失为目的。
因而仅使受益人返还其现存的不当得利,利益已不存在时,不致使受益人的财产状况受不利影响。 ;;;;(二)恶意受益人的返还范围;某甲向银行取款时,银行工作人员因点钞失误多付给l万元。甲以这l万元作本钱经商,获利5 000元,其中2 000元为其劳务管理费用成本。1个月后银行发现了多付款的事实,要求甲退回,甲不同意。问:下列有关该案的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甲无须返还,因系银行自身失误所致
B.甲应返还银行多付的1万元
C.甲应返还银行多付的1万元,同时还应返还1个月的利息
D.甲应返还银行多付的1万元,同时还应返还1个月的利息及3 000元利润
【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不当得利的返还。
【解题思路和依据】首先需要明确某甲主观上为善意还是恶意。在明确其为恶意后,根据不当得利的返还原则,应当返还本金及利息,但因利用这部分资金所产生的利润不属于返还的范畴。
【应注意的问题】在不当得利之债中,即使行为人主观上为恶意,返还时也只是返还本金及利息,而不及于利润。在本案中,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也可以得出同样结论。所以,不当得利的标的为货币,货币之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占有与所有是一致的,占有权发生变化,所有权发生变化。因此,不当得利人获得这些货币后,已经获得了这些货物的所有权,因此取得的利润,当然与银行无关。返还时只要返还同等数量的金钱及利息即可。
;;(三)受益方在取得利益时为善意、嗣后为恶意的;;在例2中,A受有利益构成不当得利是明显的,而且A对于拾到的钱应当返还是明知的,因此A在不当得利中的主观状态是恶意的,恶意就应当承担较重的返还义务,即应当以原有利益为返还的范围,因此,虽然A拾到的800元钱已经被消费掉,不复存在,但是A仍应当承担全额返还的义务。 ;在例3中,A受有利益的事实是明确的,而且受有利益并无债权关系作为基础,缺少法律上的原因,由于A取得利益,使B遭受了损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39496-2020尾矿库安全规程.docx VIP
- 衡水体英文字母字帖.pdf VIP
- 聚酰亚胺 化学、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及材料.pdf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五年级上册重大版(2023)教学设计合集.docx
- 迎春杯历年试题全集(上).pdf VIP
-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课程-第7章 钢结构加固.ppt VIP
- PW5300_2.0数据手册下载.pdf VIP
-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课程-第8章 建筑结构的改造.ppt VIP
- 重大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四年级上册教案.doc VIP
- 多因子选股系列研究之十八:成交量激增与骤降时刻的对称性与“一视同仁”因子构建.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