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文化背景下古典舞蹈形态探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楚文化背景下古典舞蹈形态探微

楚文化背景下古典舞蹈形态探微楚乐舞艺术源远流长、独具风格与特色,在中国舞蹈史和音乐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楚乐舞艺术是春秋战国之际,融和了中国南方的蛮夷巫风传统和中原华夏礼制史官文化从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的乐舞艺术体系。楚乐舞艺术与同时期的巴蜀、吴越等地的乐舞以及中原的传统乐舞都有着较大的差别,具有其独特的风格与特色,融汇了中原传统文明与南方蛮夷文明的基因。楚国的乐舞可分为民间祭祀舞、宫廷乐舞两大类,其中民间祭祀乐舞带有较强的社会功能性,主要是为了祭祀鬼神。宫廷乐舞则主要供统治者宴饮享乐之用。乐与舞常是相生为一体的,楚舞是楚乐舞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中原宫廷的雅舞在风格特色上有着较大的区别,中原宫廷的雅舞常常是庄重、典雅而肃穆,而楚舞在整体风格特点上则是婉曲流动、富于浪漫色彩、并带有巫风的神秘色彩。我国历史上就有一些关于楚舞的记载,如战国时代著名楚舞的舞曲就有《激楚》、《结风》等等。楚舞文化博大精深、独具特色,本文以下将对楚文化背景下的古典舞蹈形态进行一次探讨。 一、楚舞中浓郁的“巫风”气息与神韵 历史上,楚国的巫风是非常盛行的,而巫风又与乐舞相结缘。楚国最富盛名的舞蹈便是巫舞。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从自周代至战国之际,“巫风”一词多指的是楚地歌乐与舞蹈,屈原曾写作了著名的《九歌》。“巫”与舞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巫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善歌舞,尤其是非常善舞。同时,楚舞中也带有非常浓郁的“巫风”气息与神韵。楚地巫风盛行,民间祭祀的巫舞必然也影响到了楚国宫廷的乐舞,从而使舞蹈呈现出一定的神秘色彩与浪漫气息。现代的一些艺术家也对楚风古典舞蹈进行了一些当代的艺术创造,并表现出了这样一种“巫风”之气。例如孙颖先生编创的古典舞《楚腰》就在舞者的头饰上使用了翎毛以表现神秘的巫风气息,并结合舞蹈的动态将楚舞的巫风神韵表现出来。 二、楚舞“修长秀丽、窈窕纤细”的身体形态 要研究楚文化背景下的古典舞蹈形态,首先对楚文化背景下一定时期人们对人体形态的审美追求进行研究与探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身体语言往往承载了一定的历史与文化,对人体美的不同的审美情趣决定了该时期舞蹈的基本形态。如大家都知道,春秋时的楚灵王喜好纤纤细腰。宫人们以求能拥有纤细的腰身,便忍饿减食,以求能够获得楚灵王的喜爱。在楚辞《招魂》和《大招》中,对楚国的宫廷乐舞有着非常形象的描写。纤纤细腰是对宫廷女伎的一个基本要求,因此,作为宫廷乐舞表演的主要成员,宫廷女伎们的身体形态构建出了楚风古典舞的第一层物基础。而她们那修长秀丽、窈窕纤细的舞蹈身体形态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秀颈”、“细腰”和“长袖”。楚辞《大招》描写美色时就说到:“小腰秀颈,若鲜卑只,”;“长袂拂面,善留客只”;“丰肉微骨,体便娟只”等等。由此可见,楚辞《大招》中在描写楚国美女的美丽姿态之时,特别描绘出了她们“小腰秀颈”、“长袂拂面”和“丰肉微骨”的特点。同时,我们在众多从楚墓中出土的文物上所看到的绘于其上的美女形象也多为秀美颀长的脖颈、曼妙纤细的腰身、以及秀丽的曳地长裙等等。 除“秀颈”、“细腰”与“长裙”的特点勾勒出楚舞“修长秀丽、窈窕纤细”的身体形态之外,“长袖”还是一个重要的特点。长袖也是楚国的一种非常特别的风尚。长袖细腰的古代仕女形象, 早已成我们民族形象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侧面。长袖延伸了肢体的长度,是舞者手臂的延长,使舞者身形显得修长而延展,延展了表达的空间,长袖的舞蹈表达也增加了肢体叙事与表达情感的功能。长袖的舞动结合着舞者纤巧曼妙的身体构成了一幅窈窕多姿的造型图案。我们从楚汉玉雕舞女形象中常常能看到这样一种舞蹈姿态与动势,如一手将将长袖横向甩过头部,类似于我们今天古典舞中顺风旗手位的舞袖动作,另一手则将长袖从身体前甩过,双臂优美的甩袖动作与造型构成了一种圆曲流转、潇洒飘逸的动态画面。 当代一些舞蹈家对楚风古典舞蹈的创造也做过一些尝试,已故的孙颖先生编创的古典舞《楚腰》就是出自《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这样的典故。孙颖的《楚腰》将楚舞舞人修长秀丽、窈窕纤细的舞容舞貌较好地表现了出来。 三、楚舞“曲折多弯”与较大幅度屈伸的动作形态特点 楚舞的“曲折多弯”的动作形态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翘首折腰”和“三道弯”。按《九歌》楚舞的这种形态进行了一定的描写。楚舞的舞姿很讲究曲线律动之美。汉代的舞蹈与楚国的长袖细腰的舞蹈是一脉相承的,所不同的只是技艺的发展不同。因此我们从对汉代舞蹈的挖掘与分析中也能够品鉴到楚舞的动作形态特点。如我们从文献和出土文物方面分析,汉代舞蹈的最大特点是翘袖折腰。例如《西京杂记》上所描述的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这就生动描述了楚舞折转舞腰、曲折多弯的动作形态特点。 我们可以在我国一些出土的汉画像石、壁画及古代造型艺术中看到许多“翘袖折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