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对平面滤波器lc单元电磁参数的影响 the effect of frequency on electromagnetic parameter of lc component for plane filter.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频率对平面滤波器lc单元电磁参数的影响 the effect of frequency on electromagnetic parameter of lc component for plane filter
第2期 电 源 学 报 No.2
2013年3月 Mar.2013
频率对平面滤波器LC单元电磁参数的影响
王贵贵,邢丽冬,王世山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江苏南京210016)
摘要:集成LC单元结构是对平面磁集成技术的应用,其电磁参敖由R。L。C,G组成。确立LC单元电磁参数随
频率变化特点对于精确建模和分析集成LC单元高频特性有重要意义。基于广义弧线传输线模型建立了环形集成
LC线圈的高频模型,推导了以电磁参数为关键分量的矩阵方程。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工具,对3匝环形LC单
元建立模型,算例仿真,得到不同频率下各电磁参数的数值分布。通过对仿真结果分析,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关键词:环形LC单元;频率;电磁参数;高频模型
中圈分类号:TM7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805(2013)02-0057埘
引言 高频特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平面滤波器的基本结构是集成LC元件。应用 环形LC单元的高频模型
平面磁集成技术.在陶瓷介质基板的两侧直接喷镀
矩形导体绕组,这种实现了磁性元件和电容元件集 单匝环形集成LC单元结构如图1所示。由于
成的结构称为矩形集成LC元件llI。 该单元的对称结构以及上下两导体之间存在较好
为了精确建模和分析集成LC元件,L—Zhao将的电磁耦合。因此可以将集成ILl元件视为双导体
矩形集成LC元件视为双导体传输线,提出了广义 圆弧形传输线。其中r表示导体的半径,拥为在导
传输线理论及计算模型121。其中,在传输线方程中, 体上取的一个无限小线段单元对应的弧度。
集成LC单元电磁参数是关键分量。随后,Rengang—文献[5,61提出集成LC单元的集总参数模型由
Chen给出了矩形射频集成LC单元电磁参数随频
率变化的曲线pl。
基于矩形集成LC单元结构。一种新型单元结
构即圆环形集成LC单元被提出.并且采用广义弧
线传输线理论为其建立了高频模型141。对于环形LC
单元电磁参数随频率变化特性,文献【4】中没有进行
全面分析.因此不能精确建模并分析LC单元高频
特性。 图1圆环形集成I_C结构
本文以3匝圆环形LC单元为研究对象,在
ANSYS环境下。求解得到电磁参数在不同频率下的
数值。在此基础上。可进行对,l匝环形LC单元电磁 队 U1七锄、
参数特性的分析,为以后精确建模及分析LC单元 巩
U2+dU2
收稿日期:2011-l睢ll
作者简介:王贵贵(1988一),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研究生,电机
与电器专业。主要从事电力电子电磁兼容的研究,Tel:
图2等效电路模型
E-mail:guiguiwang__106.corn@163.com.
电 源 学 报 总第46期
两个耦合电感构成,其两端由两个电容连接,但它 将式(1)qa电压方程两边同时微分,带人到式(1)
只是一阶近似模型。基于广义圆弧形传输线理论建 中的电流方程,可得到电压的二阶微分方程;将式(1)
立的等效集总模型克服了该缺点,可以精确建模, 中的电流方程两边同时微分,带入到(1)中的电压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配网自动化中两种常用通信方式选型探讨 probing into type selection for the two communication mode in comment use in distribution automation.pdf
- 配网调控一体模式改革的探讨 discussion on integration reform of power dispatching and control in distribution networks.pdf
- 配网自动化系统小电流接地故障暂态定位技术 small-current grounding fault location based on transient signals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pdf
- 配网线损管理模型在营销系统中设计与实现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the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line-loss management model in manage-sell system.pdf
- 配网自动化中无源光网络技术的运用 distribution network automation in the use of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technology.pdf
- 配网用户侧环网及自动化方案的探讨 discussion of loop network at customer side in distribution network and automation scheme.pdf
- 配网自动化条件下的ftu优化配置.pdf
- 配网自动化综合防误闭锁系统的应用.pdf
- 配用弹簧液压机构的sf6断路器刚分(合)速度的计算与分析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for instantaneous opening (closing) speed in sf6 hv gcb with hydraulic-spring mechanism.pdf
- 配网状态检修辅助决策系统研究 research on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cbm of distribution networks.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