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父亲叶绪耕及我国首艘海运破冰船
父亲叶绪耕及我国首艘海运破冰船我的父亲叶绪耕,浙江慈溪观海卫人,生于1884年,自幼受甲午战败后爱国思潮的影响,立志赴日深造,欲以工业救国。后考取官费留学就读于京都帝国大学专攻采矿、冶金专业,获工学士学位。回国后,父亲先后在淳安剑门锑矿等几个条件艰苦的矿场任职。后应学长、民国政府工商部矿政司司长何燮侯先生邀请,组建九成炼矿公司。因逢战事,所定规划和美好蓝图都未能实现。
约于1919年-1926年间,父亲受聘于汉冶萍公司,任驻日本事务所所长。由于汉冶萍公司1911年3月和日本签售不平等的生铁合同,在长达15年期间,生铁售价固定为每吨26日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市场铁价持续上涨,直到四五百日元,可是汉冶萍的售价无法提高,损失惨重。听母亲说,父亲在日本工作期间,经过多番艰苦交涉,才迫使日方稍作让步,将生铁售价从26日元加至40余日元。汉冶萍矿停业后,父亲回国。他虽想学以致用,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以实现工业救国的愿望,但在国家贫穷、百业凋敝的情况下,他深感“矿业还是不能强为的”,内心十分苦闷,不得不选择走别的道路。于是他北上天津,探访同赴日留学的爱国金融家周作民先生,商议合作的新途径。
创立航运业,
有鉴于国内航运业衰败的现状,周先生和家父一拍即合,认为衰败中其实潜藏着无尽的商机,随即邀集好友共同筹划创立天津航业股份有限公司。其创立的宗旨,就是要从英、法、日等列强航运公司手中挽回权利,振兴民族航运,发展祖国工商业。1929年公司正式成立。周作民任董事长,父亲任常务董事兼总经理。从此他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经营和发展天津航业公司事业上。他与同仁共同制定了公司章程,确定了经营理念与营业范围。他首先向上海大中华造船厂定制了多艘新式拖轮和驳船。当大中华造船厂因经费短缺难以为继时,公司又积极筹措资金援助,使所定制的船只一轮五驳得以完成。后又增设船舶代理,公司业务不断发展壮大。
1934年随着公司业务的扩展,平均每年代理大船已达20余艘,进口货运每年达7万余吨,公司深感自营码头仓库之必要,于是与金城银行合作筹集了+五万多银元,从英殖民者手中购买了地产,有了自己的码头和货栈,公司业务得到更大发展。1936年父亲又日夜筹划在塘沽建立先进的冷库,以使运输的产品保鲜,这在当时的同行业中,也是独树一帜。
1934年,公司积极开发沽口驳运,这就必须保证冬季航运能正常进行。家父预见到渤海湾大沽口有可能发生冰冻,他未雨绸缪,下决心要购置先进的海运破冰船。经董事会决议、股东会通过,筹资20万元,委托父亲留日好友、造船专家杨俊生先生负责设计。当时国内还没有先例,严重缺乏设计资料。后参照德国资料,设计了一款新线型破冰船,有别于旧式靠船把冰撞碎,而是把船开到冰上,靠船体重量把冰压碎。父亲提出设计要求,参与了设计方案的讨论与定案的全过程。设计完成后,由上海大中华造船厂制造,破冰船装备精良,配有各种安全设备,如无线电、发电机、探海灯,以及海事救助的必要设备、器具。它是我国首艘自行设计制造的现代化的海运破冰船。它有700匹马力,1500吨拖力,航速10迈,起名“天行”以示完备无缺。就是这艘“天行”,在1936年天津大沽口二十年未遇的冰灾救助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之前,“天行”轮实际上并没有经过严重冰灾的实践考验。在太沽口外远航救助时,沪津中外保险公司均对“天行”轮拒保,在津港航政局几艘撞冰船因陈旧而无能为力,外国破冰船又拒绝援救的情况下父亲征得董事会同意后,毅然决定派遣经理王更三、塘沽分理处主任叶文耕率领代价昂贵的“天行”轮多次出海冒险救助。“天行”轮在救助中,自身也受到极大的创伤。据不完全统计,获“天行”号先后救助的大小船只约四十艘,获救船员及旅客约二千余人,运送煤、水、食品千余吨。从此“天行”号和天津航业公司名声大振,得到同行和媒体的高度赞扬。而父亲却认为更重要的是这艘船为中国人争了气。
收回航运主权,力主航业合作
为了和太沽、日清等洋航商竞争,夺回国航主权,父亲决定不惜血本斥巨资添置先进设备,引进先进技术;建造码头仓库,方便停泊、保管和储存;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收费低廉,优惠长期承运合同用户。因而,所承办的业务,均以高效、安全、经济、便利而著称,并得到有关各方的赞许,即使处于敌对地位的外国远洋轮船公司,也为之惊异而刮目相看。例如来往最多的美商太平洋轮船公司,以书面表示:“天津航业公司沽口驳运成绩优良,已在国外保留新纪录。”加上公司又充分利用了其支撑单位金城银行在全国金融界的影响和人际关系,从而打破外航长期垄断的局面,将北宁、平绥、同蒲铁路进口材料的沽口驳运业务全部揽入公司名下,同时,怡和洋行、国营招商局等在国外购买沽口交货的驳运业务也都委托公司经营,从而大大拓展了航运业务。
父亲深知,为求得国家航运和公司本身的大发展,独善其身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