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区医疗群源起-敏盛综合医院
社區醫療群源起:
21 世紀健康照護體系著重於 「以人為中心、以社區為導向、以在地
照護為模式、以慢性病管理為優先」的完整照護網絡。面對台灣目前醫療
糾紛不斷,醫病關係疏離,醫療品質下降等問題,醫師如何培養專業技能、
人文素養、悲憫胸懷,成為具備人文關懷的良醫 ,醫療院所如何提供整合
性醫療服務,建立起「改善基層健康照護、提升民眾健康知能、發展共同
健康照護」為核心的新型態社區健康照護模式 ,是本院努力的 目標。
國內社區醫療群的試辦與推廣,是在九二一大地震的衛生醫療重建而
展開的,由台大醫療體系所規劃社區醫療群組之模式開始,經健保局採納
並列入年度計劃後,逐年逐步推廣至全台各地區,而所謂社區醫療群,指
的是一群實際從事執行基層醫療的醫師,約每五位至十位開業醫師組成一
個群組,與社區型醫院合作,共同提供該社區整體性醫療服務及長期照護,
其主要功能及任務為提供社區民眾以社區為範、以家庭為單位、以病人為
中心的整合性醫療服務,從而達成提升基層醫療品質,同時藉由基層開業
醫師的攜手合作,與醫院建立良好的雙向轉診制度,提供民眾有效率的整
合性醫療照護。
醫療群醫師訪關懷居老人 醫療群醫師訪關懷居老人
本院醫療群簡介:
本院自 94 年推動社區醫療群計畫,合作科別涵蓋家庭醫學科、一般科、
內科、小兒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膚科、婦產科、骨科等,101
年共計 7 群、102 、103 年共計 6 群、104 年共計 7 群、105 年共計 8 群,
共同努力推動社區健康照護與健康促進,提供民眾可近性、持續性及周全
性的整合性醫療照護。
一、建立家庭醫師制度,提供民眾周全性、協調性與持續性的醫療照護,
同時提供家庭與社區健康服務,已落實全人、全家、全社區的整合照
護。
二、以民眾健康為導向,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觀念,提升醫療服務品
質。
三、為全民健康保險法實施家庭責任醫師制度奠定基礎。
四、各群設有一執行中心,由其中一名醫師擔任,管理群內診所執行本計
劃之品質與成效。
服務內容
一、 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策略聯盟專案之推動與執行。
二、 社區醫療群各基層診所聯繫專一窗口。
三、 協調共同照護門診的行政作業安排與進行跟診業務。
四、 協助及支援社群辦理社區醫學相關講座。
五、 配合本院各項學術研討訊息之通知及資料彙整。
六、 支援單位辦理各項預防保健相關之護理活動。
七、 服務醫療群有轉檢需求之會員病人安排至本院進行看診與檢查。
醫療群開會情形
轉診制度
一、醫療群內診所間之平行轉診機制
看診病人
醫療群各診所
醫師建議轉同群
其他專科診療
原診所醫師開出轉診單,並電
話與轉介醫師聯絡,協助病人
直接至轉介診所
轉介醫師醫門診流
程診療後,將治療摘
要填寫於轉介單傳
回原診所
二 、醫療群與合作醫院之垂直轉診機制
看診病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