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片内铜互连技术的发展.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集成电路片内铜互连技术的发展

第 31卷第 4期 微 电 子 学 VoI.31.№1 4 2001年 8月 M cr。PfPclrOH “ Aug·20Ol 文章编号:1004—3365(2001)04—023903 集成电路片内铜互连技术的发展 陈智涛 ,李瑞伟 (清华大学 微电子学研究所,北京 100084) 摘 要 论述7铜互连取代铝互连的主要考虑,介绍7铜及#合仝的淀积、铜图形化方法、以覆铜 与低介 电常教材料 的集成等。综述 7ULSI片内铜互连技术的发展现状 。 关键词; 集成 电路;铜互连{铜淀积;铜图形化;ULSI 中图分类号 :TN405.97 文献标识码:A State-of-the-ArtoftheOn—ChipCopper InterconnectTechnologyforULSI’s CHEN Zhi—tao,LIRui—wei (Imtitute Micr~electronics,TsmghuaUniversity,Beijing]00084,P R China) Abstract ThereasonforreplacementofA1interconnectwithitsCucounterpartiselaboratedThedeposkion ofcopperanditsalloys,copperpatterning,andtheintegrationoflow—kmaterialintoCu interconnectalrede— scribed-Thestate—of—the—artoltheo13.一chipCuinterconnectforULSIsanditsdevelopmentaresammarizedInthis paper· Keywords: Integratedcffcuit;Copperinterconnect;Copperdeposition;Copperpatterning;ULSI EEACC: 2550F silsesquioxane)等低介 电常数材料取代了体二氧化 1 引 言 硅[,并且正着手把更有潜力的超低介电常数材料 纳米多孔二氧化硅推向实际应用。本文主要对集成 随着集成 电路特征线宽的不断缩小,电路的门 电路片内铜互连技术的发展动态作一简单综述。 延迟越来越小 ,而互连延迟却在逐渐增大_】]。在 目前 的深亚微米ULSI阶段,互连 RC延迟 已经显著大 2 铜互连线结构 于门延迟 ,成为制约集成电路速度进一步提高的瓶 颈。为了降低互连Rc延迟.在设计方面需要对布线 铜,虽然电阻率和 电迁移特性优于铝,但是也有 进行几何优化,在工艺方面需要降低互连线的电阻 不如铝的方面 铜对二氧化硅等材料的粘附性很弱, 率 以及线间电介质 IaLD(IntralayerDielectric)和层 而且在二氧化硅中的扩散系数很大,所以铜互连线 间电介质 IeLD(InterlayerDielectric)的介电常数。 外面需要有一层 DBAP(diffusionbarrierandadhe. 室温下,铝和铜的体电阻率分别约为 2.65ttf~/cm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