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北部全新世泥炭正构烷烃的生物记录①.PDF

青藏高原东北部全新世泥炭正构烷烃的生物记录①.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藏高原东北部全新世泥炭正构烷烃的生物记录①

第 27卷  第 1期 沉 积 学 报 Vo l. 27 No1   2009年 2 月 ACTA SED MI EN TOLOGICA SIN ICA Feb. 2009 文章编号 :(2009) 0 10 142 05 青藏高原东北部全新世泥炭正构烷烃的生物记录① 郑艳红1, 2 周卫健2 谢树成3 (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  7 10069; 2.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75; 3. 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4) 摘 要 通过对正构烷烃分布特点的系统分析 ,恢复了青藏高原东北部全新世以来泥炭的生物记录 。正构烷烃 nC 25 和 nC 相对含量在泥炭序列中呈现的规律性变化揭示出 ,在全新世期间因气候的变化幅度不同而引起了生物形态种 31 或化学种的取代 ,即当气候变化幅度大时 ,沼泽地可能出现了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群落之间的相互演替 ; 当气候波动 ( ) 小时 ,则出现了分子 化学 种之间的相互取代 。将这一研究结果与同一地区的孢粉资料对比、验证 ,分析了它们之间 的差异性 ,提出了类脂分子化石可作为恢复植被的有效工具 ,与孢粉相结合 ,可获取更为全面的植被演化历史 。这一 研究为青藏高原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有关生物学信息提供了新的证据 。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部 全新世泥炭 正构烷烃 生物记录 第一作者简介 郑艳红 女 1976年出生 讲师 第四纪地质学 Em ail: yanhongzheng@ 163. com 中图分类号  P534. 63 P593 文献标识码  A   已有的研究表明 ,青藏高原东北部全新世泥炭所 1 采样地点和实验方法 记录的百至千年尺度的气候波动具有全球 的一致 性 [ 1~5 ] ,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理想地质记录 。通过   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的泥炭是中国最大的高原 对泥炭纤维素碳 、氧同位素 [ 1, 5 ] 、腐殖化度 [ 3 ] 、灰度和 泥炭沼泽 ,区内年平均气温 0. 6 ~1. 2 ℃,年平均降水 总有机碳 [ 4 , 5 ] 等代用指标的研究 ,呈现了该地区全新 量为 560 ~860 mm ,属亚高山草甸草原带 。现代植被 世气候变化的总体面貌 ,揭示了亚洲季风在百至千年 类型多样 ,主要为高山草甸 、亚高山草甸 、沼泽及莎草 尺度上的不稳定性 。但这些多集中于季风气候演化 和禾草等杂草草甸 。沼泽植物 由草本组成 , 数量庞 的研究 ,极少涉及生物学方面的讨论 。生物变化是环 大 ,是组成泥炭沼泽植物的优势种 。主要建群种为苔 境变化最为直接和敏感的反映 ,过去从孢粉记录对青 ( ) ( ) 草属 Ca rex 、藏蒿草 Kobres ia tibetica 、眼子菜属 藏高原东北部全新世植被及气候变化做过一些研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