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实例点评(八)》学苑出版社.pdfVIP

《三十六计实例点评(八)》学苑出版社.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目 录 暗渡陈仓 1 古耕虞出奇制胜 成伟业猪鬃大王16 暗中指使华员罢工 英人计穷被迫让步37 运筹帷幄杨成武 化装奇袭取三县59 暗渡陈仓搞隐蔽 集中兵力反“围剿 64 搞好隐蔽诱敌深入 集中兵力乘虚打击83 出奇不意暗渡陈仓 所向披靡亚历山大98 苏军坚守抗强敌 四面合围获胜利137 法西斯千里奔袭 珍珠港一片火海144 1 三十六计实例点评(八) 暗渡陈仓 施计要诀 开辟第二条战线 无孔不钻,乘虚而入 迂回攻击 暗通款曲 “曲线救国” 【译文】 以佯动显示我准备沿此路线进攻,吸引敌方在这里 固守,我却悄悄迂回到彼处去,乘虚而入。 【溯源】 暗渡陈仓,意思是采取正面佯攻,当敌军被我制而 集结固守时,我军悄悄派出一支部队迂回到敌后,乘虚 而入,进行决定性的突袭。 此计与声东击西计有相似之处,都有迷惑人、隐蔽 进攻的作用。二者的不同处是:声东击西,隐蔽的是攻 击点;暗渡陈仓,隐蔽的是攻击路线。 此计是汉大将军韩信创造。“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是古代战争史上的著名成功战例。 秦朝末年,政治腐败,群雄并起,纷纷反秦。刘邦 的部队首先进入关中,攻进咸阳。势力强大的项羽进入 关中后,逼迫刘邦退出关中。鸿门宴上,刘邦险些丧命。 刘邦此次脱险后,只得率部退驻汉中。为了麻痹项羽, 2 三十六计实例点评(八) 刘邦退走时,将汉中通往关中的栈道全部烧毁,表示不 再返回关中。其实刘邦一天也没忘记一定要击败项羽, 争夺天下。公元前206年,已逐步强大起来的刘邦,派 大将军韩信出兵东征。出征之前,韩信派了许多士兵去 修复已被烧毁的栈道,摆出要从原路杀回的架势。关中 守军闻讯,密切注视修复栈道的进展情况,并派主力部 队在这条路各个关口要塞加紧防范,阻拦汉军进攻。 韩信“明修栈道”的行动,果然奏效,由于吸引了 敌军的注意力,把敌军的主力引诱到了栈道一线,韩信 立即派大军绕道到陈仓(今陕西宝鸡县东)发动突然袭 击,一举打败章邯,平定三秦,为刘邦统一中原迈出了 决定性的一步。 【题解】 暗渡陈仓与声东击西,两计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 的是:声东击西是隐蔽攻击点的谋略,而暗渡陈仓则是 隐蔽攻击路线的谋略,这条谋略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 韩信创造的。 施计案例 大放烟幕 设局诱盟 郑庄公与群臣商量攻打宋国之策。大夫祭足分析当 时的形势说:“前不久,卫、鲁、陈、蔡、宋五国曾联合 侵犯我们郑国,如果我们现在去攻打宋国,其他四国必 然因恐惧而联兵救宋抗郑,我们要想取得胜利就很困难 了。”群臣都同意他的分析。 3 三十六计实例点评(八) 郑庄公说:“即使是这样我还是决定要攻打宋国。因 为上次卫国的州吁之所以敢于进犯我们郑国,除了他想 借军功巩固他的地位外(参见《处心积虑借刀杀人》一 篇),宋国在背后支持它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一定要 攻打宋国,以泄往日之怨。”于是祭足再次献计说:“大 王一定要攻打宋国,不如先与陈国结盟,再用重金贿结 鲁国。只有用这个方法离间了他们五国的联盟,把宋国 孤立,我们才有可能获得胜利。”郑庄公同意了,立即派 遣使者出使陈国,表达郑国欲与陈国结盟的意愿。 陈桓公闻报,一针见血地说:“郑庄公为人机智得近 乎狡猾,心怀叵测,不可轻信。否则,为什么宋鲁两国 都是大国,他不与这两国结盟,反而来找我们小小的陈 国?这分明是挑拨离间,破坏我们五国联盟的阴谋诡计。 而且,当年我国曾随同宋国打过郑国,现在如果与郑国 结盟,一定会得罪宋国。这么一得一失的,对我们有什 么好处呢!”于是陈桓公干脆连郑国的使者也不见,断然 拒绝了郑国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